“馬維先生,您真謙虛。對了,聽說您這次來,是為了提議多國派兵,圍剿索馬里海盜?”瓦里西對馬維問道。之前俄羅斯艦隊,只是單方面的打擊海盜,效果甚微。相比馬維的嚴陣以待,顯然這個方法更好。但前提是其他國家,要愿意出力才行。
“是的,瓦里西先生,根據你的經驗,安理會通過這項提議的幾率,大概有多大?”馬維坐上專車,然后對聯合國常駐代表問道。
“幾率不能說沒有,馬維先生,像這種聯合打擊恐怖分子,維護世界和平的行動。哪怕一些理事國不想參與,但起碼也不會反對。只不過到時候就要看,有哪些國家愿意派遣艦隊,跟我們一同作戰了。”
瓦里西也清楚,自己國家已派遣艦隊,討伐索馬里海盜。爭取奪回被打劫的油輪,營救出失蹤的36名俄羅斯船員。
至于其他國家,有的并沒遭到索馬里海盜襲擊,有的則受損金額不多,性質不太惡劣。所以對于聯合圍剿這個事情,很可能熱情不高漲。弄到最后就俄羅斯一家,在那吃力不討好的打擊海盜……
“不愿意加入,就不愿意加入吧,反正到時候再說。”對于這個問題,馬維可以說是相當隨意了。他不會太過期望其他理事國,熱情的參加此次圍剿。也不會想辦法逼迫他們,不情愿的參加。
大不了最后,他個人出資,給俄羅斯海軍,讓他們常年駐扎艦隊,保護索馬里海域商船,順利通過。
只不過到了那時,那些不參與的,袖手旁觀的安理會理事國商船,他俄羅斯艦隊,可能就照顧不過來了……畢竟他可不是什么圣母,不可能你不加入,我還幫你免費照看過往船只。
所有的計劃、打算,都在馬維腦子里提前被醞釀好。這樣可以讓他,在之后的會議中,立于不敗之地。任憑其他理事國使絆子,或冷眼旁觀,他都不需要妥協,或者發出求助。
一小時后,當馬維在常駐代表瓦里西的引領下,來到聯合國安理會大廳。跟上次緊急會議不同的是,這次參與的國家,總共只有15個。
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國外,安哥拉、德國、西班牙、智利、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貝寧、巴西、菲律賓、羅馬尼亞,這10個非常任理事國。其中前5個國家,任期從2001年1月1日,一直到2002年12月31日。后5個國家,則是2002年新上任的……每兩年更換一次。
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緊急會議的流程,大致相同。只不過整個會場,從階梯式排列,變為了圓桌式的一圈。15個國家代表,圍坐在圓環形桌前,每個人都可以看清對方表情,并且在會議上暢所欲言。
馬維被安排的位置,自然是在圓桌的最前方。他的跟前,掛著一枚印有“俄羅斯”英文字樣的牌匾。左右兩旁位置,則分別是德國和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