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高傲的態度,必然會在某些方面,引起法國,德國的一些芥蒂。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小摩擦變成了大矛盾。最后吃虧的肯定不會是德法,而是獨處在島上的英國人。
說到二戰聯盟,后來德國人找的俄羅斯。然后俄羅斯答應了,并且相互約定,往不同方向擴張。
俄羅斯首先打的是鄰居芬蘭。但由于其指揮型人才,全因為內部矛盾,被革職或者……
所以當時俄羅斯,打人口只有百萬的芬蘭,異常吃力。完全不是想象中的碾壓。要不是最后派大軍壓境,不然恐怕還打不下來。
正因為這一戰,體現出了俄羅斯軍隊的孱弱。后來德國,才會決定攻打俄羅斯的長驅直入。
然后因為戰線過長,再加上豬隊友意大利的戰五渣。外加豬隊友曰本的偷襲珍珠港,把美國人惹惱的前來參戰。使得原本搞不好真可以一統歐洲的德國,瞬間成為了戰敗國。
而原本約定一同擴張的俄羅斯,到成功的被德國從恥辱柱上,解救下來。成為了正義的一方……這真的要謝謝德國,謝謝曰本……
一周之后,一架從俄羅斯起飛的私人飛機,隱秘的來到英國倫敦。并且在安排下,見到了英國內閣大臣,喬爾盧克。
此人,是英國的高級政府大臣,由英國首相直屬領導,屬于內閣正式成員。每次下院開會時,內閣成員都有資格坐在前排議席,也被稱為前座議員。
由于某人的俄羅斯身份,一開始喬爾盧克,是有些抗拒的。但考慮到對方身份,以及他在俄羅斯,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還是考慮再三的,安排了接見。
喬爾盧克,年齡在50歲,是典型的英國人長相。膚色較淺,濃眉大眼,薄嘴唇,面部輪廓清晰。表情神態中,有著英國人渾然天成的優越感,以及紳士和優雅。
“你好,喬爾盧克先生,非常感謝貴國的這次接待。”身穿西裝的馬維,在見到英國大臣后,笑著與他打招呼道。
一周前的國際競標,各國的價格報價,被加拿大公布了出來。而俄羅斯的“再議”,在外界引起不小“轟動”。有人評論是俄羅斯現在飄了,不把加拿大的競標,放在眼里。
也有人評論俄羅斯,是明知道自己拿不下訂單,所以弄的這手虛張聲勢,搞另類……反正眾說紛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俄羅斯,已經從加拿大的候選名單中,排除在外。
“你好,馬維先生,請問你大老遠從俄羅斯,跑到我們英國,究竟所為何事?我待會還有一場會議,所以沒多少時間。”英國大臣喬爾盧克,保持距離的對馬維說道。
他們英國跟俄羅斯一直不對付,雖然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戰之前沙皇俄國和大不列顛沒打過什么大仗,在一戰和二戰還屬于盟國。但英國屬于歐盟一派,對俄羅斯的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