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爾博士,你提出的這條建議非常好,其他人呢?有什么需要補充的?”馬維淡淡開口的當眾說道。他也知道俄羅斯根本沒有真正的航母,只不過考慮到場合,需要鼓勵科學家們,踴躍發言。
“馬維先生,說到航母的偏離初衷,這點我也是贊同的。縱觀前蘇聯的第1代航母,莫斯科號,它是直升機航母。滿載排水量只有11,490噸,艦長186.4米,艦寬20.8米,吃水8.4米;采用全燃聯合動力裝置作為推進動力,共裝有6臺燃氣輪機,總功率79.38兆瓦……”
“第2代航母,明斯克號,屬于第一級搭載固定翼艦載機航母。載機共33架,武器裝備4座雙聯裝SS-N-12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第1代、第2代、第3代航母,只能說是前蘇聯,在研發航母時,為積累經驗,所制造出來的產物。如果需要研發真正強大的航空母艦,任務恐怕不像想象中這么簡單。”
……
基于直屬領導馬維,要聽實話,而非阿諛奉承。所以在場的科學家們,把實際情況中的一些難題,全都補充了出來。
大致總結就是,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前蘇聯的領導人,并不重視航母建設。相反他們更推崇反艦導彈,核武器研究。這使得海軍航母的發展十分緩慢。然而航母的研究成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所以最終導致,如果政府想要重啟航母研發項目,那需要極大的資金以及耐心。不一定一年、兩年內,就有顯著成果。
馬維認真聽完在場科學家們的發言,然后搖了搖頭的當眾說道,“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們都要研發出真正的航空母艦。而不是所謂的替代品,來濫竽充數。”
“我們把問題弄簡單一點吧。如果要建造出,艦長320米,艦寬93米……滿載排水量8萬噸的航空母艦,需要多少資金,還有時間?”馬維直截了當的對科學家們問道。
他身為重生者,自然知道其中的許多技術難題,需要費很大勁去攻克。但可是,這都是沒得選擇的事。目前他們俄羅斯海軍,只有一艘半調子的庫茲涅佐夫號,滿載排水量才6萬噸。
而看人家美國海軍,早在第2次大戰期間,美國人就擁有56支航母編隊。如此恐怖的數量,都可以秒殺除美國外,全世界航母總和的好幾倍了。
不僅如此,在航母質量上,美國的“小鷹級”航空母艦,“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甚至2017年最新服役的“福特級”航空母艦。那海上戰斗能力,絕對非常具有侵略性。
小鷹級航母的性能數據,就是剛才馬維所提到的,8萬噸滿載排水量。至于“尼米茲“級,福特級”航空母艦,那可都是10萬噸滿載排水量的核動力航母。艦載機數量,分別達到80架,與85架固定翼飛機。說句不夸張的,光從氣勢上,其他國家航母就輸了一大截。
聽完馬維的問話,在場的28名科學家們,紛紛交流眼神的,露出一絲復雜神色。他們知道馬維問的,是怎樣研發出匹敵美國小鷹級航母的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