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王家近處實在找不出一個直系的兄長來,按照習俗,如果沒有兄長背著上轎,長姐扶著也可以。
王洪烈一共有四個子女,正妻所出一子一女,長女王夏蘭,還有長子王夏明,年僅十歲,另外兩個兒女是庶出,比王夏明還小一點。
王夏蘭和林弱弱同年,月份比林弱弱早兩個月,勉強能有扶轎的資格,就責無旁貸了。
安排她這個差事,王夏蘭起初是拒絕的,后來經母親勸說才來。本來心情就不好,觸景生情,再在王大奶奶的神級催淚下,眼淚跟脫線的珠子一樣,止也止不住。
眼瞅著哭的火候差不多了,王大奶奶再次展現了高超的控場能力。
雙手扶著林弱弱雙肩,眼神慈祥的望著她的臉,隨手用自己的手帕為林弱弱擦去了不確定是否存在的眼淚。
語氣溫和地說:“弱弱,好了,不哭了,大喜的日子,時辰到了,該上轎了!”
說完示意喜娘給林弱弱蒙上蓋頭。這過程中也沒撒開林弱弱的手,最后溫言道:“別忘了,你永遠是我們王家的人,這里永遠是你的娘家!”
林弱弱并沒有被王大奶奶的糖衣炮彈沖昏頭腦,相反,一直都保持著高度警覺。因此聽到王大奶奶這句話,不禁心里一動,立刻就領會了這句話的精髓。
至于是什么,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如果說還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王夏蘭,不過后者現在正沉浸在悲痛之中,想必沒心思領悟這句話的深刻思想。
王大奶奶做完最后的囑托,回身尋找王夏蘭,發現自己這個寶貝女兒倚在門框上都哭篩糠了。王大奶奶心里這個氣,心想“哎!我怎么生出這么個死心眼又不爭氣的玩意兒呢!”
然而說出的話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夏蘭快過來,扶你妹妹上轎,時辰到了!”
王夏蘭帶來的兩個丫鬟趕緊提醒她。
其中春桃不愧是大小姐身邊的首席大丫鬟,馬上就幫王夏蘭調整狀態,并附在耳朵邊上,拿出最有力度的說辭來安慰自家小姐:“大小姐,別哭了,該你上場了,不能輸給那個冒牌貨!”
春杏就沒那么機靈,還給大小姐整理裙擺呢。
王夏蘭在丫鬟的提醒和母親的催促下,勉強暫時止住眼淚,緩步朝林弱弱走來。
此時林弱弱已經蒙上了蓋頭,看不見王夏蘭的表情,但是她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王夏蘭在靠近她站定的時候,好像連續深呼吸了好幾次,才慢慢牽起她的手,極不情愿地說了句:“妹妹,走吧!”
林弱弱被王夏蘭牽起手那一刻,嚇了一跳,此時正值盛夏,而王夏蘭的手卻涼的堪比嚴冬。
上轎的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由王大奶奶操辦,婚禮自然是毫無破綻。
老規矩中的兄弟送轎,安排了王夏明,自然是一批家丁跟著。
新娘子上轎之后的一應事宜就交由男方的接親代表,也叫喜娘。
至此,王家這邊的任務就完滿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