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的大書房里就有一張古琴,她大體了解了一下,有七根弦,跟前世的古琴基本一樣。
只是這些天一直忙著練字,以及熟悉府里的各項事宜,另外他也不確定陳乾一喜不喜歡琴聲,怕他嫌心煩,就一直沒彈。
她猜到了小姑和康王應該是都把她當成一個丫鬟出身的民女,琴棋書畫一竅不通,不管怎么說,康王今天出來替她解圍,她心里是感激的。
但是不能總是活在別人的羽翼之下,不管那個人是誰,陪自己最久的人永遠都是自己,這是她兩輩子以來一直遵循的內心法則。
林弱弱依舊從容地坐在琴凳上,面前是一張朱紅色的鐘離式古琴,宮、商、角、徵、羽、文、武,七弦橫陳其上,是她見過的樣式。
林弱弱沒有忙著彈奏,先是試了一下音,發現音準都對,對司禮官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她今天頭發梳的是靈蛇髻,她的臉型長中帶圓,屬于典型的古典型,這個發式搭配她的眉眼氣質更顯清麗脫俗。
輕綰廣袖,芊芊素手,左手取音,右手撥弦,幽婉沉郁的前奏回蕩在廳堂之中。
頓時全場啞然。
在場之人誰不通音律?
尤其諸皇子中最通音律者當屬端王,三歲學琴,七歲譜曲,十歲后名震京城,有琴中圣手之美譽。
他的茶杯停留在唇上,眼眸躍過杯沿,牢牢鎖住林弱弱的側影。
王家在哪個山頭藏了這么一個蘭心蕙質的粗使丫頭?
關鍵是古往今來的名曲,他早已爛熟于心,唯獨這首從未聽過!
“琴”在琴棋書畫中排在首位,貴族之中屬于必須科目,各項樂器中以七弦琴難度最大,曲目繁雜,最吃童子功,不僅需有名師指點,還需要勤學苦練,當然天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往今來的琴藝大師,若不是官宦權貴,就是煙花之地耗費巨資培養出的花魁或樂師,何曾有過平民中長出的名家?
何況她是個粗使丫頭!
王家有這樣的人才,卻傻乎乎地送去別人家替婚,難道腦子是練武連壞了嗎?
林弱弱不知眾人所想,已隨琴音吟唱起來。
在彈奏的過程中,她的腦海里回憶起前世種種,想起再也回不去的故土和再也見不到的親人朋友,真情實感,全然體現在了這段琴曲之中。
“長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長亭柳依依,傷懷傷懷,祖道送我故人,相別十里亭。情冣深,情冣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康王也坐不住了!
在音律方面他的造詣不如端王,但論吟詩作賦錦繡文章,除了陳乾一,年輕一輩中他從未服過任何人。
歌詞一出林弱弱的芳喉,他就被驚到了。
待一闕唱罷,微微停頓后只剩琴音時,康王不自覺地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