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招每式都中正剛猛,給人雄渾霸道之感。
許昊身體瘦弱,可僅有的肌肉卻條理清晰,充滿爆發力,韋陀拳共十二招,招招相連,變換無窮。
他當然沒有隨意變幻,僅僅按順序打著套路,便于二人學習,循環往復,騰挪轉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拳如炮,掌如風,有破釜沉舟之勢。
一遍又一遍,反復再反復,錘煉著身體各個角落……
“拳法動靜俱于腰,身如弓,足發勁……”許昊講解著動作的要點,雖然動作冽冽發響,可聲音卻沒有任何喘息。
無論招法如何變幻,身形決不會有絲毫搖晃,頗有大師風范。
鄭樊和許誠開始還打的歪七扭八,可跟了幾遍之后,也能照葫蘆畫瓢,將基本姿勢記在腦海。
這種記憶力,對于孩子來說相當不錯。
“拳法除了姿勢到位,還要配合呼吸,也就是‘安般’,安為呼,般為吸,而‘息’則是安與般之間靜止的狀態,所謂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不居陰界。”許昊講解著呼吸的要點,而兩個孩子卻是懵懵懂懂,聽不太明白。
這些法門往往蘊含世間循環生息之理,天地人合一,過于高深。
許昊早有估量,并不著急,而是沉聲的繼續講解道:“首先,平心靜氣,感受身體內外的變化。運動間,平緩自己的呼吸,讓消耗達到最小,而拳法鍛煉的效果則達到最大。”
后面兩個小跟班只能盡量放松,減少呼吸的頻率,同時配合拳法出招。
運動與減少呼吸頻率是相互矛盾的,普通人很難做到。
開始二人打的非常別扭,完全達不到許昊所述的境界,甚至連門都碰不到。但這沒關系,剛剛鍛煉盡求姿勢準確即可。
漸漸的,三人身體汗水淋漓,越來越熱。
如果沒有肉包子墊在肚子之中,他們必然早就饑腸轆轆了,靠吃野菜稀粥來練武,那根本就是個大笑話!普通賤民即便有人教授,也別想能夠練成!
許誠邊打邊觀察著哥哥,他倏然感覺到,自己原本熟悉無比的哥哥,如今徹底捉摸不透了。
跟著他打上一會兒拳,全身酸漲,慢慢的天地間仿佛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實存在的力在向自己擠壓、匯聚,壓迫于身體之上。
動作越加吃力,而身體則更顯沉重。手臂、肩膀、腰部、腿部四處肌肉最夸張,猶如勞作數天一樣,酸脹至極。
“嗖嗖嗖!”
他們動作澎湃,雖然緩慢,卻有著別樣的韻律,似大江洶涌,澎湃輝宏。
任誰都不會想到,實家村后山會有幾個孩子,正同時修煉著武技!而且無論功法的品質以及教學的專業程度,都遠非普通武者能夠達到。
整整兩個時辰過去,看著已經癱軟在地上的鄭樊和許誠,許昊滿意點頭。
“好了,練拳先到這里。”他同樣可以修煉這套拳法。少年時期著重熬練體魄,萬變不離其宗,初期的鍛煉,拳法只要夠好無所謂何門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