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周窈棠輕輕將食指覆在他的唇上,溫情地笑著道:“桓王哥哥不必賭咒起誓,棠兒信你。”
赫連桓捕捉到眼前女子眼中有一瞬的溫柔心光一閃而過,像是在寂靜的夜幕灑下了一片細碎琉璃,直教他憶起她幼時,兩人第一次見時的仲夏里那抹笑意。
然而只有一瞬,恍惚間周窈棠眼底已恢復了沉靜,只殘留了一絲她還未有能力掩藏下去的洶洶欲望——那是復仇的烈火。
接下來的日子,赫連桓便真的不知從哪兒為周窈棠尋來了個嬤嬤,整日里向她傳授宮中的規矩。
而周窈棠自打定了主意之后,便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向那嬤嬤虛心求教,很是勤學好問,。她一心想著將宮中的種種繁文縟節學好了,將來也少走些彎路——畢竟在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她又如一葉浮萍,稍有不慎便很容易被人拿捏了去。
只是自從那天晚上二人互訴衷腸之后,周窈棠便有意避著赫連桓。
一連數日,赫連桓及貼身侍奉他的一應人等連個照面都未曾與周窈棠打過。如若不是教習嬤嬤需日日向赫連桓回話,差點就教他懷疑這人是不是從自己府上消失了。
赫連桓只當周窈棠是知曉自己最終的宿命,羞于見他,而自己也不想再為二人憑添離別的傷悲,所以也就任由她躲著自己了。
待李盞又再江州下的郡縣視察了些時日,一直到了八月上旬將將要過,這才關照了衙門中人自己準備打道回京的消息。
于是赫連桓作為江州這片地方的領主,又被新晉封了廉尊親王,便借著替李盞餞行的由頭,宴請了江州府里有頭有臉的世家大族,一同為李盞送行。
為了彰顯自己作為尊親王的風范與氣度,也為了表達自己對皇兄的敬意,赫連桓有意將宴會的規格提了一級,又請來了“醉仙樓”里有名的老師傅掌勺,辦得十分隆重。
領開宴的頭兩日,王府上的侍婢和小廝們便已開始了籌備。餞別宴定于八月初八,這天一早兒,天邊還未曾亮起,王府眾人便已全都忙活了起來。
宴上定設“八仙席”,席中的菜也十分考究,共設十六道——包括六道冷盤、兩道大件、六道中菜、兩道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
其間的十二道菜品中,有四道冷盤、兩道大件、四道中菜和兩道壓桌菜皆由江州特色的葷、素八仙所做,素八仙為茭白、菱角、菱角菜、水芹、蓮藕、刺蓮藕、馬蹄、葒絲根;葷八仙則是青蝦、河蟹、剪刀肉、螺螄、泥鰍、黃鱔、甲魚、鯽魚。而另外的四道,則由掌勺的廚工挑選應季的菜品進行燒制。
眾人忙碌了一整天,卻也分工十分明確。在府內掃灑、后廚幫忙的,與前廳里頭布置宴席的仆婢們相互配合著,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門前迎著的侍婢都是王府中最為訓練有素的,由萱娘領著一溜兒地恭身立在門廊中,準備著迎候前來赴宴的世族賓客們。
晚膳時分,賓客終于陸陸續續地抵達了王府中。待到了酉時,見眾人已到齊了,赫連桓這才宣了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