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等四人和其他4×100米參賽人員有序進行排隊,配合諸多工作人員的檢錄工作。
這么大的檢錄工作量,柏林世錦賽賽區組委會這邊,自然進行協調,調整檢錄人員的人數。
配合完工作人員的檢錄工作,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
奧林匹克體育場那一片喧囂聲,充斥著各色各樣的語言。
當然也少不了對于進入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的運動員,歡呼與尖叫。
林遠和張陪萌三個人,和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觀眾席上的觀眾進行打招呼。
相較于張陪萌三個人的羞澀,林遠早已經習慣這種場面,也算是習慣成自然。
和世界各地觀眾簡單打完招呼到林遠四人,走向自己的跑道道次——第三道。
按照在比賽之前的訓練情況和訓練安排,走向跑道的位置。
胡凱位于第一個100米起跑線處,張陪萌位于400米跑道的第一個彎道處。
勞義位于400米跑道的第二個直到處,林遠則是在400米跑道的最后100米處等待沖刺。
“Onyourmsrks”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響起電子口令。
提醒第三組第一棒的八位參賽選手做好預備起跑姿勢。
4×100米的跑道。林遠三人都不需要起跑器,也就不需要進行調試起跑器環節。
跑第一棒的胡凱需要進行調試起跑器。做預備起跑姿勢。
八位4×100米八位第一棒選手此時已經做好預備起跑姿勢。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再次響起電子口令。
“Set”
八位4×100米第一棒選手,緩緩抬起臀部,身體微微前傾,身體的重心轉移到自身撐于起跑線略后放的雙手之間。
“啪——”
時間大概過去兩秒鐘左右,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內,響起電子槍響。
八位4×100米第一棒選手。聽到槍響的瞬間,蹬離起跑器,坐做擺臂起跑加速動作。
胡凱憑借自己優異的彎道技術,快速的將自己的速度提升起來。
BBC解說員進行解說。
“4×100米項目是一個團隊項目,所以更注重團隊合作。”
“這何嘗不是一種不一樣的視覺上的震撼?”
國內記者情緒微微激動報道。
“胡凱選手等離起跑器快速進行擺臂加速,可以看出,華夏選手平時訓練的努力。”
胡凱三十米左右的距離,將自己的基礎速度提升起來,自身從加速度階段過渡到途中跑階段。
在途中跑階段,胡凱繼續讓自己的速度得到提升。
速度逐漸在跑動的過程中達到自身最大速度。
而此時,400米跑道的第一個彎道處。
張陪萌緊張的回頭身后望著跑動的胡凱,隨時準備起跑加速。
胡凱跑到70米左右的距離,跑動速度基本上達到自身最大速度。
此時,胡凱的表情微微猙獰。目光堅定的看著前方。
80米,90米,胡凱跑動的速度逐漸開始減速,胡凱將自身途中跑階段過渡到自身的沖刺跑階段。
胡凱朝著這最后的距離發起屬于自己最后的沖刺。
咬緊牙關,皺緊眉頭。
此時,胡凱進入90米的距離。張陪萌已經開始站立式起跑加速,讓自己的速度進行提升。
張陪萌感受到自己的基礎速度得到不錯的提升。
身后傳來胡凱的放聲大喊。
“接——”
張陪萌下意識地做出習慣性動作,手臂向后擺動,手掌朝上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