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音,算了!”
王澤當然明白,林珞音打這兩巴掌,其實是在借題發揮。
她真正生氣的,應該是因為劉一行慫恿自己對那只鬼魂出手。
這其實有點道德綁架的意味了。
不過,王澤也不太放在心上。
他知道,劉一行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在聯邦,大家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
從小到大,老師給大家灌輸的一個觀念就是,作為修煉者,當看到普通人有難時,就應該挺身而出……
實際上,關于這一條,是寫進了聯邦的法律的。
比如在前世,王澤就知道,華國人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看熱鬧。
有的時侯,看熱鬧的還生怕事情鬧得不夠大。
比如,看到有人跳樓,樓下會有一大群人鼓掌,甚至讓跳樓者快點跳,不要讓大家久等。
或者,在看到有人攔路搶劫時,只要沒搶到自己,大家也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在這個世界,聯邦是對路人有明確要求的。
就比如攔路搶劫,普通人遇到了,聯邦鼓勵大家見義勇為。
當然,如果實力不夠,也可以選擇保全自己。
但如果修煉者遇到了,那就不行了。
茍是不可能茍的。
法律規定,修煉者強必需要見義勇為。
如果沒有見義勇為,那么,修煉者有很大概率被提起公訴。
而修煉者又拿不出能足夠的理由來辯解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有牢獄之災。
所以,這個世界上,普通民眾間的暴力犯罪是很少的。
而大家也有一個概念,如果修煉者遇到事情,必然應該出手。
就跟前世有困難打110一個意思。
雖然自己還不是修煉者,但在大家看來,覺醒者算得上是修煉者的預備役。
也是可以出手的……
所以,對方會下意識的想到讓自己出手。
不過,王澤卻知道,這條法律的界定,并沒有那么明確。
就比如現在,他完全可以選擇不出手。
畢竟,他只是覺醒者。
而且,在公共場合出手,很容易引起民眾恐慌。
特別是,這個老人,并不值得出手相救。
而這一點,秦珞音明顯是知道的。
所以,她在罵劉一行時,毫不客氣。
而王澤,也是在看到她把人罵走后,才開口制止……
……
劉大爺是一個環衛工人。
他一直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過得實在是太苦了。
年輕時,生了兩個賠錢貨。
臨到老的時侯,因為政策寬松,才生了一個兒子。
兒子就是他的心頭肉。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而他兒子,也很爭氣。
在高中時侯,就把自己同學的肚子搞大了……
這在他看來,兒子實在太有能有能耐了!
劉大爺一直覺得,兒子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禮物。
雖然,因為那件事情,兒子被退學了。
但他一直覺得,兒子很有能力。
有能力的人,到哪里不能混口飯吃?
況且,那個時侯,家里還開了一家服裝店。
在他想來,到時侯大不了讓兒子子承父業嘛!
所以,兒子退學就退學唄。
他也沒放到心上。
至于那個找上門來的女同學,在他看來,那就是害得兒子被退學的J貨。
對這種J貨,他可沒有好臉色。
直接支使他老婆把人攆走了……
在他看來,你們自己你情我愿的,現在還害得我兒子被退學了!
還想咋樣啊?
怎么滴,還想訛一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