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滕斯瑞替龍,上龍亞目的最古老者,上龍在英語里的意思就是“超越一般的蜥蜴”,是蛇頸龍目,不,是鰭龍中最能打的一個類群,也是鰭龍對海洋生態位頂端的一次嘗試。
這次嘗試非常成功,鰭龍再也不是被魚龍予取予奪的受氣包,它們也有了自己的頂級掠食者,雖然這家伙連自己人都吃,但好歹也有對外吹噓的資本了不是。
相較于長頸的蛇頸龍亞目,上龍亞目的特征是短頸、長頭、行動速度一般但極度兇猛。
正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上龍便是這么群不要命的貨。
雖然體型、速度都比不上魚龍里的頂尖掠食者種群,但就靠這不要命,大頭上龍硬生生殺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血路。
當然此時梅滕斯瑞替龍還不是真正的上龍,它就是個柔雜了蛇頸龍和上龍的四不像,擁有短于蛇頸龍的中等脖子和小于上龍的中等腦袋。
它的體型更是和喜魚之類的不能比,也就兩米接近三米的樣子,但兇猛的本性還是已經顯露出來了。
徐東看著下面虎視眈眈,壓根沒吃過癮的梅滕斯瑞替龍,還是決定不跟它計較,繼續去找自己的早餐去。
海島的好處就是吃喝不愁,因為大海永遠有充足的頭足綱、雙殼類和十足目,足夠養活整片海洋和海岸帶的生物。
徐東對雙殼類過敏,它選擇吃十足目,順便嘬嘬菊石,它那彎曲的勾爪簡直就是為了掏肉而準備的,伸進去一剜,菊石肉便出來了,比開罐頭還簡單。
繼續沿著美輪美奐的海島飛行,時不時能看到翼龍群,看的多了徐東也就不在意了,只要沒惹到他,他就不會主動去攻擊它們。
一開始對海洋地貌,海島地形,美麗的藍色海洋還有些喜悅,但飛久了看這藍色看的都要看吐了,徐東開始做些閑極無聊才會做的事,比如劃船。
身體浮在水面,七對羽鱗翼扇動,如同漿一樣帶動徐東快速游動,期間自然碰到了一些魚類的追殺,這可是海洋不是淡水河流,魚類長個幾米長都很正常。
當然每到跑不過的時候,徐東就不跟它們玩二維競速了,而是直接腳踩海面飛身而起,浮在空中看海里的魚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轉。
我的食物呢?我辣么大個食物呢?
就這么一晃兩個月,海島總算是飛過了,現在的地形就是一半綠一邊藍的海岸線,徐東估計自己應該是快要接近亞洲了。
只是現在地形和后世相差太大,徐東根本認不出這里是哪里,不過當他看到遠處通天的巨山,便知道了,這里是烏拉爾山脈。
在三疊紀因為辛梅利亞造山運動,致使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變的異常高聳,徐東不知道它現在到底有多高,但他知道的是想要飛過這通天絕壁絕對很困難。
烏拉爾山脈實在太大太長,如果說盤古中央山脈把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大陸分成兩半,那烏拉爾山脈就是把歐洲和亞洲分成兩半。
只要穿過這座高聳入云的大山,徐東就能進入亞洲地界,那是他曾經的祖國,曾經的家鄉所在,在三疊紀末大滅絕之前,至少得回去看看,起碼了卻了這么一樁心愿。
但是,該如何穿過這條山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