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身下的這片地區,屬于山林地帶,樹木茂盛,對赤鱗飛龍的狩獵非常不利,它們這種翼展三米的大型飛行單位很難在樹林里活動。
但這群赤鱗飛龍卻發展到了五十多只,原因就在于山腳下有一條大河,它們每天只要順著大河飛上一遍,總能找到填飽肚子的獵物。
徐東如今便要沿著它們獵食途徑,將大河兩岸的大型生物清上一遍,讓整片大河染成赤色。
時值上午,還不到最炎熱的時候,過來喝水的恐龍并沒有多少,易門彩云龍倒是拖家帶口過來喝水了。
易門彩云龍屬于蜥腳形亞目板龍類,體長五米,體重??,長的跟一千多萬年前板龍幾乎一樣。
它們一家子共有五只,兩大三小,成年彩云龍比較警惕,四處觀察沒有危險后才帶著小龍來到了岸邊。
到了岸邊也不讓它們喝水,而是細心觀察水面的動靜,小龍則比較活潑,愛打愛鬧,時不時用尾巴撥一撥地上的石子,把石頭打的到處亂飛。
徐東本來沒想對這些五米多的素食龍下手,要干就干大型掠食者,素食龍這種軟柿子他才不高興捏。
但當看到水面飄著的一根木頭后,徐東改變了主意,之前的三疊中國龍不經打,現在試試這群繼承了前朝遺產的鱷二代們的實力。
果然沒等多久,水面上的木頭便迫不及待的撲向了正在喝水的易門彩云龍。
鱷魚的目標不是那三只才一米多的小龍,就這么點大小還不夠它塞牙縫的,它的目標赫然是其中一頭成年彩云龍。
按理來說這時候的棱角鱗鱷科卡索亞鱷還沒這么大的體型,畢竟先祖就是條狗大小的偽鱷類,一千多萬年長成七米級的巨獸貌似有些困難。
即使是開掛的恐龍那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從一米以下開始,慢慢進行體型攀升,截止到如今最大的獵食者也不過7米級,素食龍也才十米左右,當然要排除像蜥腳類這種帶超巨大化細胞的特別種。
不過先不管這到底是鱷魚還是植龍,徐東都準備拿它下手了。
徐東收編的四十多只赤鱗飛龍中成年的只有十來只,數量比徐東族群還少。
因為上次地盤爭奪戰,接近一半成年飛龍不愿意跟隨徐東,選擇了離開,留下來的多是雌龍和幼龍。
為了避免損失這次他讓本地飛龍在天上觀看,學習他們是如何進行集群攻擊的。
飛至高空,徐東預判位置,快速下飛,后面的十來只成年赤鱗飛龍也跟著它一起向下。
經過幾天的試驗,徐東調整了集群俯沖的戰術,因為赤鱗飛龍的爪子和后世鳥類的不同,鳥類的爪子尖銳擅刺穿,而赤鱗飛龍的爪子扁長擅劈砍,所以需要調整成更適合赤鱗飛龍攻擊的動作。
大河里的鱷魚此時已經捕獵成功,拖著這頭5米長的彩云龍入河,就在淺水灘處開啟了死亡翻滾,濺的水花到處都是。
徐東沒想到自己還沒攻擊到這頭鱷魚就被它率先襲擊了,雖說此時速度已經降了下去,不過水滴打在身上還是很疼的。
但很快疼的就變這頭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