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所在的迅龍群是一個大族群,大概有十來家組成,已經有了初步的社會性,而社會性,是文明產生的基礎。
徐東曾經聽說過一個說法,高度社會化的定義第一是繁殖分工,第二是世代重疊,第三是社會化撫養。
即有專門繁殖的階級,成熟個體達到兩代以上,愿意撫養別人的孩子。
當然這說法徐東忘了從哪聽來的,也不能盡信,就目前的迅龍來看,繁殖分工自然是沒有的,雌龍會將蛋產在坑洞里,等時間到了幼龍自然會破殼而出鉆出泥土。
但為了防備偷蛋賊,必要的看守護龍還是有的。
社會化撫養倒沒啥,恐龍都有不少會這么干的,主要問題還在于世代重疊。
一個族群內存在兩代成年龍,也就是三世同堂,幼龍出生時不止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都還或者,這在動物界是非常非常少見的情況。
一是由于動物死亡率非常高,很少有壽終正寢的,二是動物很少會一輩子呆在一起,一般成年以后都會出去獨立發展,年紀大的老龍也會離開族群避免被年輕龍們吃了。
由此可見曾經的小赤龍確實達到了高度社會化,并有了文明誕生的基礎,可惜被三疊紀末大滅絕生生抹殺了。
而迅龍族群現在已經有了社會化的跡象,假以時日或許能達到小赤龍的程度也說不定。
徐東現在的肉體是一只老年迅龍,雖然身體依舊強壯,但卻已經在走下坡路了,為了保證族群的強大,前些日子它已經將自己的首領位置讓給了族群中新一代最強的迅龍。
首領交接能做到和平傳承而不是爭奪,迅龍這個族群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徐東現在扮演的就是個退休老龍的角色,負責教導幼龍,看守龍蛋的職責。
成年迅龍們都出去狩獵了,徐東看著眼前幾十只跑來跑去,精力充沛的小家伙,還真有點不適應。
畢竟,他才剛剛從戰場上下來,雖然時間上已經過去了兩千四百萬年,但對徐東來說也不過一瞬而已。
也好,打完仗是該休息一段時間,就當放松精神渡個假。
徐東就這么堂而皇之的當起了米蟲,接受族群的供養。
這些日子里他當然也不是什么事也不干,他還了解了下四周的環境和生態。
這是片河谷地帶,有大片的蕨類平原和松樹林,同樣也有著自己的生態系統。
最常見的素食恐龍是六米級的劍龍科原鎧甲龍和十六米級的蜥腳類牛津鯨龍。
它們分別占據著大型和中型素食生態位。
迅龍屬于群居型中型掠食者,平時以原鎧甲龍為主食,十六米級的鯨龍它們則動不了。
這些大家伙是這片生態圈霸主,頂級掠食者阿氏維恩獵龍的食物。
它們隸屬于獸腳類大雜燴斑龍科,是蠻龍的旁系群,樣子也跟日后的地區霸主蠻龍差不多,體長約8米,體重1.6噸。
不過這群家伙大多是獨自行動,一般也不會來惹數量眾多的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