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十八長,肩高四米,體重11噸的牛津鯨龍帶著一只小許多的鯨龍從迅龍巢穴西邊數百米外走過,它們走的很慢,但腳步很沉,每一下都能引發大地震動。
剛出生的小迅龍看著這些大家伙走過都驚呆了,一個個連蟲子都忘了吃,奔跑也停了下來,難得安安分分的站在巢穴里,那只走丟的小迅龍也從森林里走了出來,張大嘴巴夸張的看著鯨龍過路。
徐東倒沒覺得什么,別說才十八米,他上百米的傳奇都殺過一只,自然如隱士高人一般看淡風云。
那頭墜在后面的小鯨龍體長不過五米,看樣子距離成年還早,蜥腳類體型雖然大,壽命往往在五十歲以上,更甚者超過百年的也有。
成年后自然不存在什么威脅,但幼年期卻并不安全,有數量眾多的掠食者可以在它們幼年時期捕食它們。
為此,蜥腳類的策略就是縮短幼年期,想一想,從一出生一米左右的小家伙十來年內就長到十來米,二十米,甚至三四十米,這是怎樣的漲幅。
對于這些蜥腳類來說,它們沒有劍龍的骨板骨刺,也沒有甲龍的厚重外甲,更沒有掠食者的尖牙利爪,有的只是不斷的變大、變大,直至再也沒有生物能威脅到它們。
所以勢必要延長壽命,縮短幼年期,以保證族群的可持續發展。
徐東敏銳的觀察到不遠處的樹林中,一頭身體呈紅褐色的恐龍正低伏在草叢中蠢蠢欲動。
這是這片區域的霸主,阿氏維恩獵龍,此刻它正試圖捕食跟在成年牛津鯨龍后面的幼龍。
“讓我們來獵殺那些陷入黑暗中的龍吧。”
快了,接近了,龐大的蜥腳類根本沒有注意到不遠處躲在蕨類叢中的維恩獵龍。
只等幼龍靠近,它就能突然竄出飽餐一頓。
這時地面再次傳來振動,這次的不同于蜥腳類那一下一下的重錘,而是像萬馬奔騰一樣的交錯振動感。
東方奔來了一群似曾相識的動物,它們數量很多,大群奔跑之下,頓時驚動了正在漫步的鯨龍一家。
兩只成年鯨龍頓時將幼龍護在中間,朝著遠處逃去。
眼看一頓十拿九穩的美餐就這么泡湯,躲在森林里的維恩獵龍待不住了,急忙從森林中跑出,想試下還有沒有機會捉住幼年鯨龍。
可給它的卻是成年牛津鯨龍的一尾巴,維恩獵龍到底還是急了,急躁就容易出現意外,讓它這次的狩獵徹底翻車。
鯨龍長長的尾鞭甩來被維恩獵龍一跳躲過,只不過躲過了尾鞭卻沒躲過石塊,落地時它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石頭上,扭到了腳踝直接摔在地上。
這一摔讓本來還能搶救一下的右后肢徹底斷了,維恩盜龍艱難的爬起身,它知道情況不妙,自己必須得立馬逃跑,不然肯定會成為其他生物的美餐。
特別是一群它根本沒見過的小動物,體長才不到兩米,體態修長,四足奔跑,渾身長毛,嘴巴露出兩根長長的獠牙。
這是典型的合弓綱特征,是如今唯一還存在的哺乳動物演化出來的分支。
趁著早侏羅世滅絕,臥薪嘗膽了數千萬年的合弓綱終于要東山再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