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戰局從娘子軍主動參戰發生轉變,一直處于防御的雪嶺軍派出三個整編軍,尤其還有雪嶺第一軍這種強軍,三支軍隊連續殺穿對方很多條戰線,一直殺到腹地,跟娘子軍匯合以后,整支軍隊人數超過十四萬人。
盡管部落聯軍從后方調集部隊,可是整個戰線已經崩了。
十四萬軍隊輕松殺回去,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帶來很多傷亡。
雪嶺軍防御時死傷極少,依靠強盛炮火,依靠工事,傷亡人數一直控制在兩位數。而此次主動出擊,盡管一路暢通無阻,沒有任何軍隊給他們造成實質性傷害,可總要死人的。
當這支隊伍回到南城防線,將傷亡人數告訴吳畏之后,吳畏很不高興。
吳畏不在意殺人,遇到惡人有多少殺多少,都不帶手軟的。可是戰爭中的士兵最是無辜,聽著命令上前線,聽著命令去送死,不論部落聯軍還是他的雪嶺軍,能夠做主的從來就不時普通士兵。
雪嶺軍總要好很多,不會做那種犧牲一支軍隊引誘敵人來攻、進而全殲敵軍的事情,可是部落聯軍會這樣。
而且,這一次南征竟然帶來過千傷亡,單是戰死的士兵人數就在三百以上。
這還是全軍裝備了上好的戰甲,否則死亡人數會更多。
吳畏不高興了,同時得到情報,部落聯軍增兵二十萬。
好,增兵不是么,打殘你們!
這不只是吳畏的想法,而是前線駐軍所有將領的共同建議,說沒必要跟敵人干耗,一股腦收拾調他們,咱們趕緊恢復建設。
娘子軍也是這樣想的,帶兵的依舊是蘇桃,說沙谷那面也有些情況,她們的軍隊不能長時間停留在這里。
很多因素綜合在一起,吳畏下令,南線全軍出擊。
同時調派雪嶺營區五個師去增防。
這一個命令下達之后,南線駐軍迅速進入進攻狀態。待補防軍隊來到前線,甚至沒有交接,一共十八萬軍隊從多個防區同時出擊。
盡管聯軍人數更多許多,單是沒有用處,說到底不過是二打一、或者三打一而已。
雪嶺軍跟部落聯軍有很大不同,全軍都是職業軍人,每天只訓練,不用工作,不用為金錢發愁。
部落聯軍絕大部分士兵根本就是牧民、就是普通人。
這是巨大差距,更大差距是軍備情況,雪嶺軍是用錢堆出來的軍隊,大部分部落聯軍就不用說了。
所以,當雪嶺軍南線軍隊全軍出擊之后,部落聯軍僅僅堅持了七天就權限崩潰。
這個崩潰不是說某一個陣地或某一條戰線,是南線所有的聯軍部隊幾乎是一起崩潰了。
很多部落軍隊直接被打殘了,有很多很多部落士兵忙著投降……
七天后,部落聯軍潰敗,雪嶺軍一直追到敵人部落深處,最后是接到吳畏命令,才帶著俘虜和戰利品撤退。
雪嶺軍打瘋了,撤退時故意走很慢,故意漏洞百出,故意給俘虜們制造機會……
部落聯軍就跟瞎了一樣,沒有任何一點反應。俘虜們竟然也是格外安分!哪怕不遠處就是存放著被繳獲武器的倉庫……
撤退了十天,總算回到南城防線。
既然解決了南線這個最大的問題,益部落和工地防線也不守著了,一改戰爭前期策略,好像一群餓急眼的獅子一樣沖了出去……
從益部落被攻擊開始,到聯軍潰敗、所有戰場全部戰敗,一共三十三天。
僅僅三十三天,雪嶺軍打敗了十三個部落的聯軍。
至于那支藏在雪嶺山脈深處的部落精兵,連出擊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