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永接著說:“不過,米千秋不能移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他那種存放大腦的方式其實很不合理。”
“不合理還那么做?”
“我們有很多種方案,米千秋付出特別大,為了提高成功率,他寧肯把自己鎖在幾百米的地下,可是,一旦發生地震或者是重大事故,斷了他跟外界的聯系,就算他的大腦還在、還是活著的,以他為中心的運算中心卻是沒用了。”
吳畏認真說道:“我很佩服他。”
“我也佩服,更要感謝。”若永說:“米千秋的智能中心是一種研究方向,我們還有別的研究方向,比如這艘母艦。”說到這里停了一下,跟路平說:“你跟他說一下。”
路平接著做介紹。
首先詢問吳畏一個問題:“你相信靈魂么?”
“不知道。”
“這是我們的研究方向。”路平說:“假設人有靈魂,那么智能程序能不能變成靈魂?”
路平大略說上一通,同樣也是有好幾種研究方向。
第一種最早研究出來并進入實驗階段。首先要設計出來很多很多種智能程序,擁有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能力,每一個程序都有一臺超級強悍的主機系統,把這些程序弄到一起,好像人類的學校一樣關著很多學生。
不過對于這些智能程序來說,更像是斗場,希望能夠進化出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智能程序。
這種研究做了幾十年,取得很大成就。比如這些程序之間互相聊天時說的話,不但是任何人都看不懂,他們會自己生成最方便他們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同時呢,各個智能程序之間也會看不懂。
比如甲和乙使用一種語言說話,乙和丙進化出另一種屬于他們的計算機語言,丙和甲又有第三種語言……
基因人研究所里全是大能,隨隨便便弄出來是一百種智能程序,然后就讓他們自己進化……
進化簡單,難的是解讀智能程序使用的語言。
智能程序在短短一個星期智能進化、生成很多種語言,很多計算機專家研究了十幾年都沒搞懂。
幸好基因人就是聰明,尤其還有個路平,經過一段研究后確定,智能程序竟然會分幫結伙,在一個星期之內,一百個智能程序一共進化生成了七十種計算機語言。有時候,五六個智能程序使用同一種語言交談。
按照計算機專家的想法,干脆不管了,讓他們繼續進化吧……是米千秋提起反對意見。
在這個世界上,他是唯一一個最接近機器人、最了解智能程序的那個人。
米千秋反對,科學家們舉手表決,決定控制計算機程序的進化程度,定時關閉所有電腦主機,并加入很多限制設定。
還一種研究方向得到最多支持,在一百種智能程序中挑選出來一種,經過不斷完善后,嘗試激活。
這個激活是字面上的意思,讓程序活過來。活過來以后的程序會跟主機捆綁在一起。就這點來說,跟米千秋類似。
不同的是,主機沒有大腦那么金貴,不需要額外照顧。
跟主機綁在一起的是主程序,也就是路平所說的靈魂。這個靈魂會分裂出子靈魂,好像神仙的元神那般,分出一絲元神占據人類身體。
主程序能夠分裂出很多子程序,也就是他的很多很多小靈魂,可以進入很多個電腦中,比如汽車啊、飛船啊等各種工具,也可以進入導彈、衛星的控制系統當中。
這些小靈魂可以“奪舍”,可以在主程序的控制下做各種事情。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這種激活智能程序的研究方向最為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