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這樣,東恨西恨,這位脾氣很差的貴妃娘娘,還沒有來得及等到失寵的那一天,就香消玉殞了。
她死的那一年,是那位文臣再娶的第二年。
而那位文臣,是在投河未遂的半年之后,就另娶了。
所以,那位貴妃,死于入宮之后的第二年。
基本上可以算是自己把自己活活氣死的。
***
聽了這個暴脾氣貴妃的事情,謝明望十分唏噓,同時說道:“她應該讓太醫院給她開一劑順心丸。”
趙南星失笑。
顧悅行連連搖頭:“就因為這位貴妃的暴脾氣,我祖父沒了一把嗓子,還從京都搬到了曹州——若非曹州牡丹不遜宮中,還可以緩解我祖父相思之苦,我祖父哪里能得這番高壽?”
可不是高壽?活生生熬死了當年的兩位貴妃。至今還活蹦亂跳。
顧悅行一點也沒有和趙南星一起議論自己的祖父和別人的祖母的愧疚感,只不過他和趙南星一樣,因為同樣屬于知曉內情者,所以明白這故事其實十分乏味,尤其是屬于宮闈當中的故事更加乏善可陳,還沒有坊間話本編撰的有意思。
什么當年京都第一琴師偶然解釋了一個江湖奇女,然后為了這個女子,不惜自盡以求自由之身什么的,老百姓當然不知道人間界的醫者可以令人假死閉氣,所以只能用更加離奇的故事來解釋本來就離譜的話本內容:直接就說這個顧情琴師是真的死了!然后靈魂千里追愛來到了姑娘身邊,跟隨她九九八十一天,終于感動了上蒼!上蒼就大發善心,把他的尸骨挖了出來讓他還魂!
后來經過群眾指出來:人死了八十一天早就面目可憎了,這么丑的還魂男人,姑娘家可愛不起來親不下去,也不能當話本的男主角。
于是只要再改:還是還魂,不過這次不是用自己的身體了,是姑娘路過一戶人家!救下了一個活潑靈秀的公子!其實那個公子膽子很小,早就被活活嚇死了,姑娘救下的,其實是趁機還魂到這個膽小公子身體里的琴師!于是琴師就以這個公子的身份,一邊繼承了這個膽小公子的家產,一邊和姑娘開開心心相愛啦!
為了群眾接受這個設定,話本前面還故意把顧情寫的面貌寡淡,性格活潑,然后把那個小公子寫的模樣漂亮,可惜膽小如鼠。這樣一來,才算是查缺補漏,完美的要命。
這些話本或多或少顧悅行都讀過,有的十分精彩,寫的劇情蕩氣回腸,看得人潸然淚下,甚至覺得自己祖父當年實在是有點過分無趣了一些。
趙南星安慰他:“我祖母即便是再如何神通廣大,想必能夠幫到你祖父的也有限的,要在江湖立足何其困難?你的祖父從梨園琴師走到現在,也是十分十分難得了。”
更加厲害的還在于,他之后居然敢去被宋帝接見——當然已經不是當年的那位好奪人妻的那位了,而是新皇帝。新皇帝沒認出來他,對他的手制古琴贊不絕口,并且直接給了他天下第一琴師的名頭。這名頭十分唬人,也因為這個名頭,顧優青在江湖上更加吃得開了。
江湖上第一個得到皇帝召見的人耶.......誰沒好奇,誰不想看看呢?
但是僅僅憑借這個,顧優青是沒辦法真的扎根闖出一片天下的。江湖音樂世家,可不是僅僅只是手上音律玩的通透。
就拿這把箏來說,箏,在以前,可不是用來彈奏樂章的,而是兵器。
古話中有:“箏橫為樂,立地成兵”的說法。時至今日,也有人以箏為兵器,但是因為箏實在是太過于醒目且攜帶不便,在江湖上并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的把箏的兵器價值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