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梅的話讓李曉秀愣住了。
當娘的自然認為自家閨女千好萬好,誰都比不上,但也不能昧著良心說瞎話嘛。
姜舒梅當初剛念完初中就退學了,更別說去考大學。
這年頭教育水平懸殊得厲害,不提村里,就算縣里也沒幾個能上大學的。
考上大學當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難怪那個長舌婦故意過來說道。
李曉秀知道姜舒梅自小要強,只能安慰道:“你別想這些亂七八糟的,當初你說咱家日子會越來越好,現在不都像你說的一樣嗎?咱們經常還能吃到肉呢,這在娘心中已經是頂了天的好日子,咱別去想什么大學。”
當初姜家能讓姜舒梅上初中,是因為村里上學不費錢,甚至可以用雞蛋之類的當學費,老師也只教認字和算數這一類最基礎的。
能認字的女娃彩禮能要的高,這才是姜老太點頭的原因。
可再往上高中就沒必要上了,那得去縣里。
亂七八糟學費、住宿費、書本費加起來可不便宜,只有條件頂好又疼孩子的家庭愿意供著。
別說姜舒梅只上過初中,就說她中間浪費了這么多年,恐怕也把之前學的東西還給老師了,說要考大學顯然只是賭氣之語,當不得真。
可姜舒梅說完后卻動了心,“娘,我沒說笑,為啥我不能參加高考?”
這想法雖然是靈光一現,但姜舒梅越想越覺得靠譜。
她自然不會像小年輕一樣和前男友置氣一拍腦袋就做決定,純粹是因為想到這個時代的特殊性。
和后世被消費文化浸染的笑貧不笑娼相比,八十年代是一個非常崇尚知識分子的年代。
這年頭做生意的都被叫做個體戶,雖然腰包鼓了,但名聲說起來難聽。
不少家庭找對象都得加一句不找個體戶,這種情況直到后來房價升高,生活成本不斷增長后才得到改善,那時人們才意識到有錢的好處。
在這個年代一個大學生去哪里都能讓人行方便,說出去受人尊敬,辦事說話都更管用。
姜舒梅打算干一番事業,就不能頂著初中畢業的名號。
她可不想等成功后被報紙報道,人家發現她沒文憑后說一句不過是運氣好的暴發戶。
想要抬起胸膛和人交往,一個文憑是少不了的。
另外之前她拿出制肥皂的手藝已經讓不少人猜疑,雖然沒明說,但也都在想她到底是從哪里學來的。
如果能上大學,無論再研發出什么產品,別人只會說一句不愧是高材生,就是頭腦聰明,再也不會引起旁人不必要的揣度。
至于上學會不會耽誤現在廠子里的事,姜舒梅心中已經有了成算。
李曉秀又勸了幾句,見女兒固執已見也只能無奈地嘆口氣,“想考大學得先上高中,只有縣里才有高中呢。”
“那咱們就去縣里租房,肯定會有辦法。”
“租房?借別人的房子?”李曉秀愣了下,“別人能租嗎?會不會很貴。”
“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路也是人走出來的,至于錢您不用擔心。”姜舒梅笑了起來,“我現在手里有錢。”
她報了一個數字,李曉秀整個人都愣住了。
“你說啥?多少錢?”
姜舒梅重復了一遍,李曉秀只覺心跳加速,耳中傳來嗡鳴聲。
她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開廠也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妮兒手里竟然有了三百多塊錢?
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