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燁可不覺得麻煩,只是又不好再問。
其實他覺得未來的丈母娘可能已經發現了什么。
只不過沒有點破而已。
比較之下小梅才是傻乎乎的,真就以為不知道了。
其實家長看孩子,就像班主任站在講臺上看學生一樣。
對很多事情一清二楚,只是不想戳穿。
現在縣城到余晴村中間開了一條班車線路,來回沒有那么麻煩了。
姜舒梅和李曉秀回到村里時,受到熱烈歡迎。
誰看著都要問一句。
“姜丫頭成績怎么樣了?快高考了吧,有沒有把握?”
“唉喲,你娘看著和以前可不同了,看著像城里人,這皮膚咋也白了。”
李曉秀比起以前的羞澀,現在也能自如地和旁人交流,還能寒暄幾句。
村里人的目光更是不一樣。
看看,人家去了城里這是鍛煉出來了,精氣神都提了一截呢。
等到了以前住的知青房,和想象中的情景不同,這里許久沒人住,竟然被打掃的很干凈。
沒有荒敗。
姜舒梅一想就明白了,“過會要去謝謝干媽一家。”
李大貴和李廣才都是男人沒那么細心,肯定是齊月經常來這邊打掃。
“齊姐一家都是好人。”李曉秀的心中充滿感激。
她是個總是能記別人好的人,自己和小梅的日子先苦后甜。
從姜家出來后,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心人。
想到這里,李曉秀環顧房屋,眼中閃著淚光。
想到和小梅剛剛離開姜家,那時的她滿心都是惶恐。
是妮兒堅定地告訴她,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李曉秀以前總擔心這是一個夢,直到她自己學了本事,才開始有了底氣。
無論事情到什么地步,她都不會再害怕了。
回想起來,這里是她們發家的地方,說不準還真是一處風水寶地呢。
那些下鄉的知青里好些都是有文化的人,希望妮兒也能順順利利通過預考,再考上個好大學。
李曉秀從準備好的包裹里拿出祭品放到桌上,又找出香爐和香。
姜舒梅看著上面刻著文曲星之類的幾個字就明白了,這種香估計是專供考生家長的。
估計價格也不便宜。
不過既然是讓母親求個心安,姜舒梅也不會說什么掃興的話。
跟著一起把祭品擺好,把香點了。
李曉秀虔誠地跪在地上磕了個頭。
心中默默念著。
“希望能保佑我的妮兒通過考試,有什么災和難都讓我來承受,讓小梅以后的日子都順順利利的。”
姜舒梅也有樣學樣,跟著磕頭。
起身后看著香裊裊燃燒,姜舒梅想了想,又分了一碗肉拿到外面。
她還記得當初剛剛來到這里時,她詢問母親,為何廢棄的知青點一直沒被人霸占。
李曉秀回答有個姓劉的閨女嫁給了一個“陳世美”知青,對方返鄉把她拋棄了,女人便一頭撞死在這里。
村里人嫌晦氣,也就沒人來。
卻也陰差陽錯因為這件事,讓姜舒梅母女有了容身之所。
姜舒梅將碗放到墻角,輕聲道:“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記得你,也謝謝你了。”
一陣風吹來,樹葉嘩嘩響動,似是無言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