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伯覺得和一個孩子討論種菜的事很蠢,直接滅了她種菜的念頭:“糧食還不夠吃,誰種菜?再說還得交公糧。”
蘇小昭想說那賣了菜買公糧上交唄,可是蔡大伯不想和她討論了。
回了家,蘇小昭把沒掉地上的肉用荷葉包了,又拿碗裝了6個鹵蛋,直接給蘇奶奶送去了。
蘇奶奶沒有想到蘇小昭真給她送吃食來了,指著車上堆著的新蒜:“你家的蒜還沒收吧?拿幾頭回去。”
蘇小昭看看那些大蒜,又白又大,瓣瓣新鮮。
她是南方人,大蒜很少吃,但是她根據前世里的信息,得知岱南一帶特別適合種植大蒜,二十年后,這里的大蒜遠銷全世界。
哎呀,她忽然有主意了,高興地說:“謝謝奶奶。”
蘇珊珊忍不住鄙夷,窮酸相,幾頭大蒜就高興成這樣。
回到家里,她翻來覆去地研究著大蒜,問蘇爸爸:“咱們這里大蒜產量怎么樣?”
蘇爸爸說:“咱這里的土壤倒是很適合大蒜生長,氣候也還可以。你問這個干什么?”
蘇小昭把在老耿那里談的事給蘇爸爸說了一下。
蘇爸爸說:“人家要的是蔬菜,大蒜未必要,誰能吃那么多大蒜?”
大蒜對有錢人來說,只是佐料,總不能叫別人也像他們家一樣,窮得吃窩窩頭啃蒜瓣吧!
蘇小昭不這么想,她激動地要跳圈了,老耿今天的口氣,根本不缺蔬菜,大蒜一向被做為做菜的調料,根本就沒有人想到大蒜以后的前景竟是那么廣闊。
蘇媽媽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她說:“三丫,要不,明天咱給人家送一車看看?”
她家倒是種了一畝大蒜,原本是想當菜吃一冬,蘇小昭一說,她心思動了。
“送!”
蘇小昭無所謂,反正大蒜都要挖出來的嘛,老耿如果不要就自己琢磨加工,腌糖蒜。
晚上蘇小昭給蘇振華、吳宗坤他們幾個補課,蘇媽媽迫不及待地拉著板車,喊上蘇振宇一起下地挖蒜去了。
蘇爸爸心急蘇振華的中考,另外,找蘇小昭補課的是村里的畢業生,也是自己的學生,他不能由著蘇小昭丟了他的臉面。
他也跟著蘇小昭一起給他們幾個補課。
大約十點左右,蘇媽媽和蘇振宇全身泥土,拉了滿滿一板車大蒜回來。
一家人全部圍在一起給大蒜去浮皮,剪蒜辮和蒜須。
蘇小昭叫他們剪得整整齊齊,連蒜辮、蒜須都剪得同樣長短。
品相不好的,都挑出去,太小的也不要。
蘇媽媽看著丟出來的一堆蒜,心疼地說:“三丫,這也忒嚴了吧?”
蘇小昭說:“媽,咱們這可不算嚴格,你沒有見過出口的呢!出口的個頭大小都一樣,一點兒瑕疵都不允許。”
蘇媽媽說:“搞這么嚴,那不賠了?”
哪里會賠,蘇小昭想告訴蘇媽媽日本和歐美人最喜歡吃大蒜,價錢,一直就是本國批發價的10倍以上。
蘇爸爸停了手里的活,問了一句:“三丫,你從哪里得到這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