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一站,有位十七八歲的女孩子站起來說“趙書記,請您坐到這里來,我下車了。”
趙倩莞爾笑道“好的,謝謝小妹妹慢點兒,注意安全。”
小美女揮了揮手說“趙書記再見”
“再見”,趙倩也揮了揮手說道。
隔壁位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移動了一下身體,笑容滿面地說“趙書記,您怎么也坐公交車呀鎮里不是有小車嗎”
趙倩嫣然一笑說“公交車方便啊,單位的小車下鄉去了。”她沒有說坐公交車有多少好處。
男人笑道“難得啊,趙書記,您是一位親民書記,我早有所聞。”
趙倩文雅地笑著說“大哥,您這是去哪里呀”
男人轉了一下頭,笑道“回家,我是邊洋鎮黃漁村的村民,從外地回來沒多久。”
“哦,回來探親吧”趙倩笑了笑問道。
男人搖了搖頭說“不是回來探親,是回家復墾荒田。”
趙倩聽到“復墾荒田”,便來了興趣,笑盈盈地說“哦很好啊田地荒蕪了很可惜大哥,怎么稱呼”
男人笑道“趙書記,我叫張曉通,日堯曉,交通的通。”
趙倩微笑道“曉通哥,您家荒田多不多啊是不是已經復墾完畢”
張曉通笑著點頭說“已經完成復墾了。根據縣技術員的建議,我準備用來種高山云霧茶,您說呢”
“很好啊,種茶省時高效,不愁沒銷路。”趙倩笑道。
張曉通喜笑顏開地說“大學生村官陳姍姍說,有個化妝品公司進駐福寧縣,用茶葉做原料制作化妝品。不愁銷路,而且價格也不低。所以大多數村民都準備種茶。”
趙倩點點頭笑道“是啊你的思路非常正確,的確是這樣的。這個化妝品公司很有實力,老板也是福寧縣人。”
張曉通盈盈一笑說“陳姍姍都說了,是趙書記從深圳引進的大企業。趙書記,能加您的微信嗎”
趙倩從包包里拿出手機,點開微信二維碼遞過去,笑道“曉通哥,您掃我的二維碼吧”
兩個人互加了微信后,趙倩問道“曉通哥,您在哪里做生意啊生意情況如何”
張曉通笑了笑說“在上海做餐飲業。這幾年的生意很不好做,基本上都虧本。”
“是啊,生意本來就不好做。想過回來搞種植養殖嗎”趙倩問道。
張曉通笑著點點頭說“想過,但沒把握,不知道銷路怎么樣,聽陳姍姍說,咱們邊洋鎮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幫助村民推銷農產品。”
趙倩笑道“曉通哥,姍姍說的句句都是實話,邊洋鎮確實有個農業合作社,這個公司也很有實力。我有個建議,您可以考慮一下,把種茶和養雞結合起來。也就是說,雞就養在茶園里。雞可以松土,吃草吃蟲,一舉兩得啊”
張曉通不斷地點頭笑道“趙書記,您的建議很好,我會認真思考的只是,沒本錢啊”
“沒關系,可以去信用社貸款,利息也不多,有農業合作社幫你們擔保。”趙倩說道。
張曉通睜大眼睛,驚奇地說“真的啊那太好了趙書記,如果能這樣,那還有誰想出門呢”
“曉通哥,其實,出去做生意也好,打工也罷,都沒在家里好。如果能在家里掙錢養家,誰愿意出去吃苦呢”趙倩嘆息道。
張曉通嘆了嘆氣說“夫妻長期在外打拼,根本就沒有辦法照顧好孩子,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唉”
“是啊,留守兒童存在很多問題,靠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監護,無法教育好,成績差的,往往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家,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也會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