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佳的視線不由自主地轉向了趙倩,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她。
趙倩鄭重其事地搖了搖頭,臉上的神情顯得格外莊重,堅定地說:“無需暫緩,只要我們作出的決策能夠推動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就不必過分在意社會上的各種議論,哪怕是面對負面的批評和指責,我們也要堅定信心,毫無畏懼地前行。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嚴格遵循。”
趙書佳依然保持著嚴肅的面容,眉頭緊鎖,語氣認真地詢問:“我們接下來應該如何操作?”
趙倩神色凝重地繼續闡述她的觀點:“我們應當積極征求焦書仁的意見,探討他可以前往哪些單位就職。我們應當竭盡全力滿足他的合理要求,畢竟他并沒有犯下任何錯誤。實際上,錯在我們未能根據他的才能和特長進行合理配置和安排。我們必須深刻反思,確保未來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用,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其最適合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趙書佳微微抿唇,點頭以示贊同:“趙縣長所言極是,你的話非常有道理。我們確實犯下了錯誤,尤其是作為班長的我,更是難辭其咎。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必須更加注重對人才的深入了解,確保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我們不能像讓狗去犁田一樣,讓不適合的人去承擔他們無法勝任的工作;也不能像讓牛去看門一樣,埋沒了人才的真正價值。我們必須更加精準地識別和安排人才,讓每個人都能夠在適合自己的崗位做出貢獻。”
趙倩忍不住放聲大笑,贊道:“趙書記真是英明過人,風趣幽默!您用‘狗沒有能力犁田,牛也看不了門’這個比喻,真是恰到好處,既形象又生動!我對您的智慧深感佩服!另外,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不知大家是否愿意聽聽?”
“你有什么建議呢?快點告訴我吧!”
趙書佳被趙倩的贊美之詞所打動,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愉悅之情,面帶笑容地詢問道。
“哈哈,趙書記特意邀請焦書仁來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旨在傾聽他的意見和建議。談話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關于焦書仁本人未來的職業規劃和發展方向,趙書記希望能聽取他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焦書仁能夠推薦一位合適的局長接班人選,為交通局注入新的活力。通過這樣的交流,焦書仁一定會深感縣委領導的尊重和重視。畢竟,人嘛,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的。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趙倩說完這番話,目光在眾人臉上逐一掠過,最后定格在趙書佳的臉上,似乎在期待著這位縣委書記哥哥的回應。
趙書佳滿面笑容地說:“很好!我會找個合適的時間,叫他過來一趟。人事工作,的確需要細心周到,這方面趙縣長確實做得非常出色。我注意到,大家對于陳庚巖副局長似乎有些不滿的聲音,如果確實需要調整的話,我們得好好考慮一下他的去處。似乎他比較傾向于搞形式主義,這確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這是我提出來的第三個問題。”
“這類人,無論身處何處,都會對工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形式主義的危害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焦書仁就是一個深受其害的受害者。原本,辦公室在匯報材料中已經詳盡地列出了存在的問題,然而,卻被他擅自刪去,自認為匯報工作要報喜不報憂,導致焦書仁在會議上出了洋相,尷尬至極!”
張賢村一臉嚴肅,毫不留情地批判著形式主義,他的言辭之中充滿了對這種不良風氣的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