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考古小隊收到了省里的批復。
鑒于這座古墓已被人盜掘,省文物局建議他們立刻進行搶救性發掘。
村支書在村里早已組織起一支五六十人的隊伍供考古小隊調撥,在省博研究員楊隊的指揮下,羅殿王墓正式啟動發掘程序。
省博實習生劉平帶著所有村民手持洛陽鏟對神龍嶺周遭十公里范圍內的區域進行了一次前期勘探,結果相當意外。
楊隊原以為羅殿王墓會按照帝王的規制進行修建,可勘探結果顯示這座墓并不大,僅集中在神龍嶺上頭部位置長約40米,寬約50米的范圍內。
考古小隊在這個范圍內發現三個巫族盜墓賊挖掘的盜洞,前面兩個盜洞里面不知什么原因塞滿了沙子。
最后一個盜洞很深,看上去有些類似于挖礦的坑道,里面漆黑一片并且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淡淡的火藥味。
楊隊的眼中升起了一絲光亮,她不由的贊嘆了一句“看來這些巫族盜墓賊相當專業,他們不僅確定了古墓的方位,更加想到了對付流沙墓的方法。”
一旁的劉平此時發起了呆,他雖然目前只是一名省立博物館的實習生,但考古學研究生的學歷定然不會不認識流沙墓。
他仔細觀察了第三個盜洞后終于明白了楊隊夸贊這群盜墓賊的原因,現下看來這盜洞挖的還挺有藝術性。
首先,流沙墓是對古墓一種防盜手段的統稱。
盜墓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洞,然后直接進入墓室拿走墓中的寶貝。
因此古代有人專門研究出了一種對付盜洞的方法:在墓室周圍塞滿沙子。
一旦盜洞是豎著打進去的,很快就會被沙子填埋。
盜墓在歷朝歷代都是重罪,被官府抓到可不是鬧著玩的。
試想,盜墓賊花了那么大的功夫挖出一個盜洞,結果剛挖到墓室邊上就被沙子填滿,心態只怕會當場崩潰。
前面兩個盜洞里充滿了沙子想來就是這個原因,真正體現巫族盜墓賊手段的是第三個盜洞。
當這群盜墓賊發現這是一座流沙墓后立刻采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他們斜著挖了一條又深又長的盜洞,并且在盜洞頂部用了一節一節的木板支撐,這樣沙子就流不下來了。
木板每一塊都差不多大小,被緊密的貼在了盜洞頂部,不僅實用還相當美觀。
看著眼前漆黑的盜洞,楊隊打算進去看看。
通過下面傳來的火藥味分析,巫族盜墓賊多半已經挖到了墓室壁門并且成功引爆了炸藥,但不知道為什么他們沒有進入。
老頭此時回憶起了前幾天神龍嶺上發生的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情,他急忙趕到神龍嶺時看到一群巫人正聚在一起商量著什么。
趁他們不注意,老頭當場干掉五六名盜墓賊,隨后才跟三名巫族修士交上了手。
巫族盜墓賊挖了盜洞并且成功引爆了炸藥卻沒急著進去,一定有什么原因。
眼下弄清楚第三個盜洞到底通向何處變得極為重要,兩千平方米的土方工程如果光靠人力挖掘,工作量巨大,如果能通過盜洞精準找到主墓室,挖掘工作事半功倍。
這時,實習生劉平搶先一步鉆進了盜洞。
楊隊望著他的背影,無奈的道了一句“小心”。
年輕人急于破解謎團的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盜洞中曾經引爆過炸藥,如果結構不穩只怕會有塌方的可能。
好在僅僅半小時后,滿臉泥沙的劉平從里邊爬了出來,手中還拿了幾根白色的棍子。
眾人紛紛猜測:難道這么快就進入墓室拿到什么寶貝了?
賀曉繁遠遠看到劉平手中的棍子不由得心里一緊。
好歹他還有二十六年的記憶,五年的醫學不是白讀的,這幾根白色棍子他一眼便認出來是人的股骨,通俗的說就是人的大腿骨。
劉平拍了拍身上的灰對眾人說道“底下有一堵墻,楊隊分析的沒錯,墻上確實被炸出了一個洞。只可惜不是主墓室而是一個陪葬坑,因為里邊全是骨頭,既有人的也有其他動物的。”
他拿著兩根股骨在眾人眼前晃了晃,阿依見到這兩根骨頭眉頭立刻驟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