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晚上還是一張票都沒賣,有人想來聽,可只能買第二天的票了。
把高音喇叭的線給拆掉,梁石給這些司機朋友、交警和記者們專門彈奏前晚的四曲,看看有沒什么不同的。
當然,梁石把精神力減為原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余下來的只有吸引力,而沒有震憾力和迷惑力了。
在梁石賣力的表演下,這晚的演奏水平超過了上一晚,但大家只是被深深地吸引了,而沒有什么被迷幻的感覺。
同樣的曲子,同一個人彈,同樣的非常好聽,沒有任何人懷疑之間有什么區別,當錄音視頻發到網上和電視中播放出來時,所有指責的人全部閉嘴。
贊譽聲如潮,“國際鋼琴大師”,中國古琴家”,“中國第一音樂天才”,各種稱呼洶涌而來。
“琴感糧食”也給出了不同的解讀,大家都認為“糧食”不只是指精神糧食,更是暗指“梁石”,以后的生活應少不了梁石音樂的熏陶。
而更有人指出,琴聲充滿了正能量,任何思想有雜念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精神的升華,甚至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都可以從中得到心靈的洗滌,從新進行人生的定位和追求。
-----------------
李平凡知道事情擺平后,再次向梁石提出建議,對于演奏廳這樣的行為,需要專業人士和富人們的認可,是一個非常高端的行業,那么,如果是每晚都有一場,且實行現場賣票,那么,星城對音樂感興趣的高端人士可能滿足不了人員要求。
他建議以后實行網絡訂票,全世界范圍內都可以訂,并且無限制時間往后推,同時,五百個座位都有不同的價位,直接從不同座位上選擇來訂票。
梁石覺得他的主意非常好,就把網站的事就交給李平凡去打理了,同時也邀請他過來兼職當副經理。
李平凡一口答應下來,他本來就是學通信的,做個網站輕而易舉,并且他還有許多碩士師弟們可以用呢。
經過這次的磨練,梁石也明白了這種演出,大喜和大悲都是不合適的,而且精神力的作用也不宜太強,物極必反,太強則形成了控制,形成了迷幻。
-------------------
“梁大師,您好,我是星大音樂學院的老師,我想跟您學鋼琴。”
第三天晚上,演奏結束后,周婷很恭敬地站在梁石面前,望著這個小自己十來歲的小伙子,一點大學老師的架子都沒有了。
梁石可沒這種膽氣,老師變成學生,學生變成老師,那不是學術界傳說中的“亂倫”了?
不行,這樣的“學生”是不能收的。
收個“大姐”當學生都過份了,還要收個“老師”當學生,那簡直是亂得令人發指的事。
“周老師,可我是星大的學生啊!”梁石開門見山要拒絕了。
“啊?!可我們音樂學院沒你這么高水平的學生啊,我還從沒見過你呢。”周婷明顯不信。
應該是梁石到星大理工學院讀研的事她不知道,作為宅女型的周婷在星大朋友都少,上網也少,除了練琴沒什么業余愛好,對于一個理工生讀什么書自然一點也不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