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原來凝聚精神力采用的是透射聚光的原理。
這樣得到精神波不是單一頻點,但發射出來的總能量損失少,能達到最大。
但這里有個問題,就是檢測設備離人的身體總有一點距離,而這距離就使得能量會丟失很多。
現在九哥提出激光單一頻點的單向性問題,就可以減少這種能量的丟失,但也在產生單一頻點的過程中會有能量損耗。
梁石決定試試受激幅射的方式來產生頻點。
也就是在精神力自身激發時,利用諧振腔和精神力的相互作用來產生單一頻點的波。
梁石試著把自身的感應靈敏度調到最高,一點點地改進精神力的傳播方向和諧振的作用。
這種強度的設備測試目前還不能完成,只能靠梁石自己的感覺。
經過一天的修煉,梁石才終于摸到了一點門道。
-------------------
三天后,梁石和山本才重新開始粒子性測試。
經過反復測試,最后終于找到了能量比高能粒子還要高一萬倍以上的超高能粒子。
經過理論分析,山本覺得如果使用這種超高能粒子進行實時通信,其傳播速度應是光速的100以上。
第一步的試驗算是完成了,理論分析也做出來了,而寫PAPER就是山本的任務了。
山本沒讓梁石失望,一星期后,一篇二十多頁的長文出來了。
在作者排名上,山本主動將梁石掛在第一作者,他第二,其他只要是參與的都掛了。
與梁石商量后,這篇論文準備投給英國的《Nature》雜志。
---------------------
第二階段的實驗主要集中在振蕩頻點的測量上,這和無線通信相類似,通信過程中,不同頻點震蕩的波是有不同特性的。
關于振蕩的研究手段和測量方法設計,對于山本來說是熟門熟路,小田章就是憑這個成果獲得諾獎的。
因此,梁石的主要工作還是產生各種不同頻點的精神刺。
為了產生多篇重量級論文,項目組采用了多組不同頻點的振蕩試驗,并對種各種精神波傳播時的衰落現象進行了測試。
二個月后,山本寫了兩篇不同的論文,為了讓他以后在諾獎上有所份量,梁石決定一篇投《Nature》,以山本掛第一作者,而另一篇把梁石掛在第一,投了美國的《science》刊物。
----------------
忙完這些,已是四月底了。
研究所的征地工作已經完成,外部公路修得差不多了,圍墻已建好,內部公路的路基、實驗樓和辦公樓的地基也已打好。
征地面積很大,差不多2500畝,有兩個高校那么大,占了兩個村的大半土地。
李平凡返校后,就一心撲在工地上,他對這樣具體的工作,很是上心,也很負責。
就在梁石他們準備進行第三階的超光速中微子通信實驗時,研究生班的班長黃彬找上門來了。
黃班長的目標是拉梁石進理工學院的籃球隊,因為再過一個星期就要進行全校籃球比賽了。
每個學院的學生組一個隊,體育學院的老師和研究生負責組織和裁判。
經過這幾個月的煉體和精神力修煉,梁實這時身高已增高3公分,已到1米85的身高。
黃彬是受院學生會主XI張亮的委托來拉梁石參加院隊的。
梁石這么高,這么強壯,名氣還那么大,張亮相信只要梁石上場,理工學院的學生都愿意去當啦啦隊員。
梁石本來不想去,結果,九哥又在鼓動他參加了。
好像只要是出風頭的事,他都是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