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錦沛來茶館做什么?這里人多嘴雜可不是個談論事情的好地方。
見這些人上了二樓,樓下重新喧嘩起來,說書先生拍了下醒目,繼續講述武俠大師薛山的故事,茶館恢復了之前的熱鬧。
“天衛司的制服是真氣派!”
“南邊來的難民說南蠻人用毒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你知道嗎,聽我舅子說他有好些日子沒在賭坊見到顧二了。”
“寧良候醒了,顧二還敢上賭坊?被管住了唄。”
……
……
顧青初剝著瓜子,耳邊聽著周圍人們談笑風生,時不時吃兩粒花生喝一口茶水,待得有滋有味。
市井茶館最適合聽一些小道消息了,雖然有的內容可能不真實,但有時能從中發現些許有用的消息,聽聽樂趣也好。
說書先生講著突然周圍又安靜下來,原來是樓上天衛司的一名侍衛走下來,到說書先生身邊耳語一番,然后說書先生起身對二樓方向拱了拱手,隨即坐回拍了下醒目道:“多謝包廂貴客賞銀,接下來小老兒就給大家伙講一講那朝歌城顧家老祖宗寧良候的精彩故事!”
顧青初:…………
這大概就是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說到寧良候,那是一位傳奇人物,咱們大夏朝唯一一位有著品階的女子……”
聽著說書先生講述關于她的事情,再聽周圍人的閑聊,顧青初發現自己在朝歌百姓的口碑極佳,在朝歌城的地界兒,說是被推崇都不為過。
這顯然是樓上元錦沛點的節目,這位爺心血來潮聽她的故事作甚?
樓上的元錦沛坐在靠欄桿的位子,窗戶大開正對著大堂說書,側邊能夠看到角落里的顧青初,從顧青初出了公侯府的門,元錦沛就收到了消息。
他一直留著人在公侯府外面守著,所以才有了這么一出兒。當年的寧良候為國為民,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先帝賞識之恩,甚至先帝先后都稱顧青初為忘年交,可見其重視和偏愛程度。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初下令抄了顧家的是當今圣上,雖說顧家有錯,但人心難測,誰知道顧青初會怎么樣?傳聞中的寧良候不是墨守成規的性子。
寧良候的忠心很重要,這也是元錦沛來時小皇帝交代的,當初顧南之所以支持三皇子,小皇帝懷疑是因為當初寧良候頗為喜歡三皇子,所以顧南才會如此。
三皇子被圈禁在皇陵守孝,萬一寧良候得勢轉頭幫三皇子謀劃,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來之前小皇帝讓元錦沛好好看看寧良候,其人是否可用。
元錦沛來朝歌城,不僅僅是傳口諭那么簡單。
戴著帷帽的顧青初,元錦沛看不清她的表情,在聽說書人換了故事后,對方動作明顯一滯,隨著說書人講到激動人心之處,顧青初也跟著拍掌叫好。
元錦沛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傳說中的寧良候實在難以和樓下言行舉止充滿稚氣的姑娘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