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元錦沛所想,顧青初的確是在向皇帝示好,她在表忠心,醒來的寧良候在朝中“拉幫結派”那絕對是在找死。
寧良候很得民心,俗話說功高震主。先皇不怕,不代表小皇帝不介意。
三十年前南蠻人進攻時,她哥哥死于戰場,顧青初化悲傷為動力,一鼓作氣將南蠻打回老家,百姓們記得寧良候的驍勇善戰,現在提起依舊話語中帶著感激。
包括后來顧青初建立免費學堂,義務醫堂等等,即便背后有皇家的名義,百姓更多記住的是寧良候,擁護贊美的態度空前高漲。
如今她醒來,顧青初摸不準小皇帝的性子,當務之急要削弱對方的戒心,否則她的處境會更加艱難。
得罪朝中大臣她不怕,當初就是這么走過來的,一個女子為官當時文武百官有哪個不反對?現在她只需要小皇帝不把她當做威脅就好。
昏迷三十年間手中散落的實權,顧家的財富她會一樣樣找回來。
和禮部尚書的矛盾很快會傳開來,不過這事不急,離回盛京還有一段時日,眼下先把朝歌的事情解決好,然后隨時可以去盛京。
禮部尚書登門當天下午,顧青初便召集了掌柜,連帶著讓顧長風等人也過來,沒別的事,只有一個意思,今后這些鋪子重新歸顧家嫡系掌管,之前的帳她不管,以后的帳就得按照她的要求記。
顧青初根本不用特意給掌柜們下馬威,她往那一坐,眾人就不敢吭氣了,之前對顧武之的推脫圓滑勁一點不敢使,只敢一昧的應答著是。
敲打一番幾位掌柜后,顧青初打算第二日去莊子上看看。
寧良候有良田千頃,這是寧良候府在家中商鋪入不敷出情況下,府中花費唯一的頂用。
小皇帝登基后,近幾年都風調雨順,莊稼的收成非常好,雖說今年淮南發生了洪災,但這邊的良田都沒有受災,長勢喜人。
今年糧食價格貴,加上聽到南邊水災的消息,以后價格只會更加的貴。顧長風等人才對寧良候的田地動了心思。顧青初打算明兒去莊子田地看看,如果可以最好能夠從佃戶中提拔一些頂事的。
有了自己的人,加上她坐鎮,族人們掀不起什么風浪。顧青初心中有衡量,事情一件件辦。
第二日一早,顧青初坐上馬車,領著玉鐲和二十來名小廝出了城。
在她身后不遠處跟著一輛馬車,里面坐著的正是元錦沛。
元錦沛收到了消息,顧氏一族的人破釜沉舟要動手。不僅是顧青初府中有影十三,別處顧家族人那里他也留了人,元錦沛做事向來謹慎全面,調查顧青初相關她身邊的人也不會略過。
因此發現了顧長風的陰謀,昨日顧青初和那些掌柜議完事后,有個掌柜沒有回家轉而進了顧長風的府中。
然后顧氏一族的人,便籌謀了個驚天計劃,他們要殺人滅口,趁著顧青初去莊子這兩天動手。
元錦沛沒多想決定跟上來,他沒弄明白顧青初身上毒是怎么回事之前,誰也不許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