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斗在克州日子并不好過,應該說是和他一起劃分過去的顧家軍們都不好過,克山的將軍最是看不慣寧良候。
即便顧青初做出了男兒郎趕不上的政績,但因她是女兒身份,一些男子就是看不過眼,和他們也無法講理。
那位吳將軍便是其中之一,對王三斗等人向來一副高姿態,時不時的諷刺兩句,說他們在女人麾下做事丟臉等等。
一開始王三斗忍了,到后來氣不過打起來,倆人都被罰了,可惜吳將軍有靠山,罰得不痛不癢,王三斗則是被貶。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王三斗到了年紀本是要領了銀錢回家田園養老,誰知道那吳將軍黑心爛肺居然要把他帶的兵送去死。
二百余人去剿上千匪徒,那就是在送死!
吳將軍放話說不去就都滾出軍營,吳將軍敢如此說一是王三斗管的二百余人負責后勤,走了無傷大雅,隨時可招收或者調來士兵站崗。
吳將軍心里虛,他怕王三斗臨走給他下絆子,那些他的兵就是隱患。
吳將軍諒王三斗帶不走他們,二百來張嘴王三斗養不起。派王三斗管的兵去剿匪,一來給這些人下馬威,讓他們不要為了王三斗做些蠢事,二來則是借此再度侮辱王三斗一番。
誰知王三斗傲氣上來,領著士兵們走了。
王三斗為何有如此底氣?因為他聽消息說寧良候醒了!
“……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帶他們一路來找您了,全是我一手帶出來的兵,不輸當年顧家軍,求主上收留!”
王三斗兒子當年戰死,這么多年他一直孤身一人,手下的兵都是從新伢子給帶起來的,就像他的孩子一樣,他老了委屈些無所謂,但他真的不想把他們交給吳將軍。
吳將軍的所作所為讓王三斗意識到,自己離開了,他帶著的兵不會有好下場,才表示要走了的意思,吳將軍便用陰招故意讓他的兵去送命。
最后王三斗狠了狠心,決定跋山涉水來尋著寧良候做依靠。
顧青初視線掃了眼年輕的士兵們,即便是多日疲憊趕路,也沒有一個露出萎靡之色,有著顧家軍時刻要求的軍紀軍容。
“你把他們教的很好。”
寧良候說出的一句肯定,讓猛將王三斗紅了眼眶。
“待我回盛京,屆時是何等情況都是未知,或許比克州生活更加不穩定,你們若是愿意,我可以給朝歌知府去信,你們留在朝歌,無人會刻意為難。”
顧青初想收下他們,她現在缺人,但面對舊部信任的臉,她把決定權交給他們。
“小人兒時便聽寧良候的故事,心中甚是崇拜,能為寧良候做事,小人榮幸萬分,求寧良候收留。”
“是啊,我們什么都不怕,入了軍營命就不是自己的了,我們都有準備,求寧良候收留。”
……
……
一道兩道聲音響起,都是跪下求著顧青初收留,支撐他們一路走來的信仰便是寧良候,若要安穩,他們大可委曲求全為吳將軍做事。
但他們不愿意,吳將軍不配他們追隨。
“主上,當年險不險?我王三斗何曾畏懼過,如今老了,依舊可以為您賣命,上陣殺敵。主上可是嫌棄屬下老了?”
王三斗說著有些委屈,主上是不是嫌棄他老了?這些年他從未疏于鍛煉!他老當益壯!
顧青初輕嘆一口氣,扶起王三斗,也讓眾人起身,對著一張張隱含期待的面龐朗聲道:“好,你們隨我回京,從今日起你們便是寧良候的親兵——顧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