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大殿的外邦使臣行禮參見后,便一直低垂著頭不敢直面圣上,他們理虧。
“水儷,青天,南蠻。你們三國是在向大夏宣戰嗎?”小皇帝語氣輕輕的一句問話,驚得朝堂上一行人噗通跪在地上,說著誤會求饒的話語。
在場的外邦使臣們心都要跳出來了,他們心里抱有一絲僥幸,寧良候的話不代表皇上的話,或許其中還有一絲余地。
他們早就想進宮告罪了,但是客棧被天衛司圍住控制了行動根本就出不去。
眼下聽了皇上的問話,他們想哭都流不出眼淚,心慌地很,若因此真的使國家覆滅,他們就算死都不足以贖罪。
“誤會?哪里誤會說來聽聽。”
顧青初偷瞄了一眼皇上,別看小皇帝年紀輕輕,身上帶著幾分不輸先皇的氣勢,如今大夏國情來看,這位皇帝做的很稱職。
太多少年皇帝被大臣“挾持”,做事束手束腳,小皇帝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便找到朝臣之間的平衡,擁有了話語權,小皇帝是個很聰明的人。
大殿上的外邦使臣已經眼淚鼻涕一臉了,他們痛哭求饒,說是誤會卻又解釋不明白什么,最后說到了以后愿意多幾成貢奉等等。
“希望你們記住,你們貢奉的是大夏國,知道自己身份敏感,就不要接近不該親近的人,生出不必要的野心,從而做出蠢事。”
小皇帝敲打的話一出,這下不僅是外邦人流汗,一些官員也心里打顫顫。
他們很多人確實存了和外邦使臣交好的心,以此獲利。
范魁之所以能和這幾個人玩到一起,是范尚書放任的結果,外邦的幾位使臣樂得讓自己的主子接近一些權貴。雙方各自存了什么心思,心照不宣。
如今卻被皇上點破了,這些事皇上都看在眼里?有額外心思的人背后沁出了一身冷汗。
“記住你們的話,再有下次,莫怪朕沒給過你們機會。”
面對大夏臣子和外邦使臣走得過近這點,小皇帝早就看不過眼了,昨日元錦沛進宮說起了這事,他心中有了借此機會敲打的想法。
外邦使臣跪地叩首,心中慶幸大夏皇帝手下留情,此事的影響是深深遠的,因為從這以后,外邦使臣再來大夏,都會消停待在客棧,不敢和朝臣們有過多的接觸。
當然這都是后話,暫時不提。
“至于戶部尚書和李大人,念在其悔改的誠心,不追究過多,便如你們所言讓其子去寧古塔反省。”
“范尚書對此可有話說?”小皇帝出言提醒,這事可還有你兒子呢。
范尚書平復心緒,無奈咬了咬牙道:“回皇上,犬子亦然,隨行寧古塔受罰。”
外邦的幾位回國后自有他們的國主處置,這事鬧得這樣大,三國的國主不敢做樣子,回到各自國家后,那三人同樣有得受,不會好過。
事情塵埃落定,在場的大臣們不自覺看向站在前頭的顧青初,身上有著獨有的自傲矜貴,身為女子在大殿之上沒有一絲不自在,講述事情發展時候條理清晰,思維準確。
遣詞用句看似客觀,實際上挑撥著眾人的精神線,讓人不自覺心生起同感憤怒。
寧良候不可小覷。
一場早朝結束,眾臣心中有了數,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來看,寧良候仍簡在帝心。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沒成想劉子曄居然失蹤了,且根據痕跡各方面來看,矛頭直指寧良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