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燦講了晏家勾結盛京官員的事情,晏家看似偏居一隅,只在東域活動,實則不然!
他們偷偷和盛京官員合作,倒賣官鹽,鹽礦的位置宋燦知道,他可以領著人直接過去。
馬車里的總掌柜出城是為了去投奔盛京的官,他們通了書信。
總掌柜抓住宋燦妻子是為了獲得銀子,抓住宋燦則是為了要晏家鹽礦的賬目。
那些假賬都是宋燦做的,總掌柜其實并不放心盛京的那位官員,想要鹽礦賬本做保命符留條后路。
誰知宋燦一介書生,竟是如此硬氣,拷問一天一夜都沒有吐露一字。
眼看天衛司要調查到自己了,總掌柜趕緊出逃,并且帶上了宋燦。
接著便發生了見到小簡的那一幕。
“盛京的官員小人不知對方身份,還需要調查,但只要大人需要,小人愿意在任何時候作證!”
總掌柜逃去盛京,走哪一條路未知,若報官臨水縣的捕快找人也不容易,耽擱下來時間久了,很容易不了了之。
就算知道人在盛京,臨水縣一個小縣令如何調人去盛京抓捕,且還是被高品官員庇護的人?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是宋燦沒有報官的原因。
他沒別得路可以走了,嘴里說著來找天衛司的欽差大人,實際上他沒想過大人能聽他說這些。
宋燦內心燃起了希望。
元錦沛合上扇子,品了品茶緩緩道:“其實你還有一條路可以走。”
*
驛站內
顧青初來這里取走了信,然后揣在袖兜里,和元錦沛倆人步行回府衙。
小簡先行一步,領著宋燦將人送去趙府。
“距離科舉不過數月,宋燦他能行嗎?”
那些高中的學子,哪個不是在家苦讀數載,便是極為聰慧的人,也要靜心備考最少一年。
離今年科舉只有短短幾個月了,宋燦能考上?
顧青初有此疑惑,是因為元錦沛給宋燦推薦的另外一條路——考科舉。
元錦沛三言兩語便讓宋燦壯志雄雄地要去考試,顧青初看來,給宋燦準備的時間太少了。
元錦沛不覺得有什么。
他只是多給宋燦一個機會,至于能不能抓住,全靠他自己。
如果考上了,元錦沛不費力培養一個官員,考不上便算了,他可以培養另一個。
只是現階段看來,宋燦的身份最為合適。
當然,他也不是無可替代,所以元錦沛一點不為宋燦憂心。
他插手此事另一個最大的原因,是為了讓顧青初借此對自己適應一些。
經過昨晚,今兒一見面顧青初明顯的警戒狀態,元錦沛感受深刻。
他借宋燦一事的由頭,讓顧青初放下對他的戒心。
事實證明很成功,現在倆人并肩在街上走,顧青初好似忘了昨晚的事情一樣。
對此,元錦沛還是不滿足。
他只是想讓顧青初面對自己時自在些,昨晚的事還是要提的!
“顧姑娘,可要如何處置那三個叛奴?”
顧青初太陽穴跳了跳,提起這三人,昨晚的事就過不去了。
如顧青初若想,元錦沛下一句話讓她有些腿軟。
“不光是那三個人的事,顧姑娘對我也應該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