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得城門不遠顧青初便聽到了外面的喧鬧聲,聽委傀來報說是百姓自發在城門口迎接他們。
顧青初對此場景習以為常,記憶中她每次班師回朝都會有百姓夾道歡迎。
“這回我是沾了阿初的光。”元錦沛在旁小聲地說。
天衛司辦案向來行跡隱秘,百姓對天衛司是又敬又畏,知道天衛司懲治貪官,心存敬重的同時也不敢接近。
顧家軍則不痛,行兵打仗的士兵都是出自百姓家,他們是魚和水的關系。
所以他們表現熱情,士兵們就是榮歸故里打心里樂呵,而天衛司那些大都是從小日夜訓練的孤兒,看起來冰冷不近人情,百姓們不敢套近乎。
這回說是自發迎接兩位功臣,但若是沒有寧良候,單沖元錦沛,百姓們是絕對不敢這么做的。
眼看離城門越來越近,顧青初打算騎馬進城,戴好面巾她出了車廂翻身上馬。
元錦沛沒有出去,他將車簾露出一條足以看到顧青初身影的縫隙,然后視線牢牢固定在她的身上。
“寧良候,那位是寧良候!”
“哇,娘親我看到寧良候了!”
……
……
百姓們一個個笑意燦爛,顧青初看得也高興。
顧家軍們適應的很快,委傀在之前就交代可以和百姓打招呼,馬上的顧家軍會和周圍的百姓揮手示意。
天衛司便沒經歷過這些了,擅長殺人辦案的他們,最不會應付百姓的熱情。
一個個繃緊著臉,看似冷硬冰冷,但那握著馬繩僵硬的手暴露出每個人的不自在。
他們第一次被人群圍著吆喝,又是被豎拇指又被丟荷包香帕的,怪叫人不好意思……
有的百姓自發吹著嗩吶鼓曲,一路上吹吹打打比狀元游街還熱鬧。
顧家軍和天衛司在中街分開而行,顧青初領著顧家軍回公侯府,元錦沛則是回了景王府。
顧家人早早便候在了門口,顧青初這邊剛邁進家門,皇宮來的諭旨也到了,意思是寧良候舟車勞頓,先在家休息一晚,明日不必參與早朝,下午聽詔入宮即可。
這便是皇上的體恤了。
顧青初謝恩接了旨,她并沒有急著休息,而是和顧武之顧文之去了書房,顧文之說著朝堂的情況,八林關派去的將軍他已經運作好,是顧家的人,龐大人和范尚書近日來很是消停……
三人在書房談到很晚才出來,然后顧青初又讓顧家女眷過來。
從孟氏的口中,顧青初聽到了盛京那些流言,元錦沛之前提過她并未當回事。
只因記憶中各類緋聞太多了,你越是解釋越解釋不清,反而不理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會被人遺忘不再提起。
經歷過很多傳聞的顧青初,完全沒料到她和元錦沛的關系被傳得這般熱烈。
聽孟氏所述,比她腦海中所有過往緋聞都要鬧得大。
“你是說這則謠言已經傳了一個多月?”
顧青初愕然,往常的那些傳聞隨著新事件的發生很快會掩蓋過去,通常不會超過十日。
眼下離譜的謠言傳了一個多月不說,還隨著他們回到盛京而愈演愈烈!
顧青初皺眉問道:“天衛司沒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