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宮內,太后坐在榻前煮茶,掃了眼下面請安的元錦沛,對身旁嬤嬤頷首示意。
掌事嬤嬤俯身行禮,然后帶著太監宮女都離了宮殿,屋內只剩下姑侄二人。
“過來坐,怎地今日還客氣起來了。”太后對元錦沛規矩模樣調侃地說。
元錦沛嘆息一聲坐下,眉眼間帶著苦惱道:“姑母,寧良候對蕃國二皇子很欣賞。”
太后挑眉看了看侄兒,這小子竟是還沒死心!
姑侄二人不必挑明,互相對視一眼元錦沛便知道姑母早就發現了。
“你想讓哀家幫忙?”
“姑母,可以嗎?”
元錦沛眼神真誠期盼,說著還往太后身邊挪了挪。
兒大不中留啊!
這個侄兒她自幼時看到大,何曾見過其這番做派?
兒時就少年老成跟個老夫子似的,長大后更是臉上連個笑模樣都沒有。
她都怕這孩子一輩子孤獨到老,沒成想鐵樹開花有了心上人,只是看上的女子也非尋常。
“不幫。”
太后說得斬釘截鐵。
“您不是最希望我成家嗎?”元錦沛抿抿嘴,沒想到姑母拒絕得如此干脆。
“你說說自己有什么優點。”太后給元錦沛面前放了一杯茶,臉上笑意盈盈。
面對突如其來的提問,元錦沛頓時語塞。
“當年寧良候名滿盛京,多少世家公子傾心,若不是中了紅顏醉之毒昏迷,哪有你惦記的份!”太后越說神情越嚴肅。
“寧良候對大夏有義,對哀家有恩,說句傷人話,沛兒,這樣的女子,你配不上她。”
太后直言不諱,她希望自家侄兒成家,也對寧良候成為侄媳婦這點沒有絲毫不滿意。
但前提是人家寧良候愿意才行!
顧姑娘若是愿意嫁給自家侄子,那真是祖上燒高香了。
娶妻娶賢福佑三代,當姑母的看侄子固然百般好,實則元錦沛在外的名聲,太后心里有數。
這般脾氣秉性,一般女兒家都受不了,寧良候哪里是困在后宅的人物,人家瀟瀟灑灑當寧良候不好嗎?
當時太后知道自家侄子心悅寧良候,她是樂見其成的,后來越想越覺得不行。
如今見元錦沛的態度,分明是東域之行他沒攻下來人,所以求到她跟前來了,太后自是不應。
“可是寧良候已經將我看光了。”
元錦沛出語驚人,太后娘娘說完話,本想潤潤喉嚨而喝的茶瞬間噴口而出。
“姑母您從小教導我,不管男子女子看光人的身子就要負責不是嗎?”
這……
她的確說過。
太后娘娘拿著帕子擦著嘴角遲疑地問道:“所言可真?”
難不成寧良候也并非沒有動心?其實太后心里更傾向于看光身子一事是場烏龍。
元錦沛舉手作發誓狀:“不止一次。”
接著元錦沛對太后說了一路以來,他和顧青初經歷的種種,以及倆人感情有所升溫,他堅信顧青初對他并非毫無感覺……
說到最后,太后聽得有些心動了。
“顧姑娘……看得上你?”
太后娘娘對元錦沛這個侄子平日里百般偏愛,但這要看是和誰比,因著對方是顧青初,太后才會是這個反應。
“姑母,不能娶寧良候為妻,我便終生不娶!”
太后聽了倒吸一口冷氣,她這侄兒向來說到做到,如今竟是用情如此之深?
緩了緩氣息,太后娘娘重新倒了杯茶道:“你先說說要哀家如何幫你,我再決定答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