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屬下不明白什么意思……”
大人是指他看到的親親嗎?這事怎么好說出口,萬一不是這個,他卻說了出來,大人惱羞成怒他就慘了。
影五決定裝傻問一問。
“我和阿初的事情。”
說到這里元錦沛氣勢放下來了,沒辦法,提到顧青初元錦沛便忍不住心情愉悅。
影五眼珠子轉了轉,謹慎措辭道:“恭喜大人喜得良緣。”
元錦沛嘴角翹起,然后察覺到自己有些喜形于色了,立馬斂了表情,清了清嗓子說:“我和阿初之間的事情,莫對外傳,記得了?”
為何有此交代呢,因為在離開前顧青初才意識到,影五這個大嘴巴在。
她讓元錦沛提兩句,別叫影五四處亂說,顧青初可記得當初她和元錦沛的緋聞,這貨上竄下跳宣揚得最撒歡。
顧青初的話對元錦沛比圣旨都管用,回味完親親想起走時顧青初提的話,他立馬來實行了。
“是,屬下遵命。”
影五舒了口氣,他還以為什么事,不說就不說。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應當會好過很多,偷偷瞟了一眼自家大人翹起的嘴角,影五心里暗付。
*
顧青初哄得這一回,可是抵了大用。
元錦沛干勁十足,開始逐一加快清理各方蠶食朝廷的勢力,三皇子一派以及何中堂手下那些有異心的官員等都別想跑掉。
天衛司的行動,讓那些對寧良候有別的心思之人,都開始老實起來,攀上寧良候日后如何榮耀不提,先保住眼巴前的富貴再說。
時間過得很快,幾天過去遼國那邊給出了回應。
遼國重新派來使臣,遞來的文書上言辭滿是質問,還說他懷疑大夏是在故意踐踏遼國的尊嚴,惡意引起斗爭,遼國咽不下這口氣,要大夏皇帝賠禮,黃金白銀各五萬兩,綾羅綢緞,寶石玉器……
遼國要求得很過分。
大夏更是硬氣,直接回擊遼國說他們在尋釁滋事,大夏不接受欲加之罪,文極帝罵了回去,用詞更加“激烈”,據說遼國國主看到信臉都青了。
兩國的使臣來來回回傳話,內容皆是大夏遼國君王間互相指責的話語。
幾日下來百姓們也感受到了那股緊迫感。
因為糧食漲價了。
“好大的膽子!”皇上看呈上來的奏折震怒。
如今戰事還沒有打起來,那些黑心的商人便開始坐地起價,盛京的米已經漲了三成,這是天子腳下,其余遠了的地方指不定漲成什么樣。
這是在擾亂民心!
“將漲價的商人全都抓了,殺雞儆猴,我看誰敢頂風作案!”小皇帝猛喝一口茶水。
他沒想到戰事未起,商人便作起妖來拖后腿!
“皇上不可。”元錦沛勸道:“皇上可記得三皇子南下救災那事?”
當年三皇子和小皇帝打擂臺,南下救災一事讓三皇子摔了一個大跟頭。
就是因為三皇子以權壓人,讓富商將飆升的米價恢復原樣,結果那邊商賈根本不吃三皇子這套,不讓他們高價賣糧,他們就不賣了。
將糧食存在庫里,死活不賣,若問便是沒有,私庫藏的地方外人很難探得到,三皇子拿這些人愣是沒轍。
大夏各地都有商會,里外一心,商家全都不賣米,時間長了老百姓沒飯吃了。
三皇子為此砍了一戶商家的腦袋,如此更是激起其余商家的逆反心理,將場面變得更加糟糕。
最后還是當時的小皇帝從北方運來面粉,緩解了燃眉之急讓百姓有飯吃,那些商賈也見好就收,陸續放出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