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元錦沛悶悶不樂地離開了寧良候府,顧青初給的理由太充足,他沒法反駁。
至于他不太開心的原因,是走的時候要親親沒得到,并且被警告了。
“元大人,不可以貪心哦,不然……”
后面的話沒有說,顧青初雖然只是手指點了一下桌面,但威脅的意思很明顯。
元大人就被這一個動作拿捏了。
走的時候元錦沛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心里默默想,什么時候才能在離開阿初房間時,是天色大亮呢。
——他想成婚。
要個親親都費勁,沒學會走的元大人,現在已經想跑了。
*
戶部發出敕令,關于近日瘋漲的糧食問題朝廷給了定價。
這個價格是根據戶部官員多方調查給的公道定價,然而糧商們并不滿意。
他們集合在一起到戶部去訴苦,說糧食收得就貴,并非他們要賣高價,這都是跟著本錢來的。
若是按照這個價格賣,家里支撐不起等等,說到忘我之處,還潸然落了淚,好不可憐的模樣。
實際上,去年淮南一帶雖然經歷了洪災,但那里主要種果樹,大夏內主要產糧地并未受災。
糧食產量并未受到任何影響,除去天災,現在的漲價唯有是商戶們炒起來的,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賠本買賣。
不過是張冠李戴地將以前買的糧食說成新購的。
所謂無奸不商,便是如此。
往日牟利便算了,現在鉆大夏的空子,損國利己,這是萬萬不能容。
這些糧商敢“放肆”的原因無外乎是法不責眾。
朝廷若真對他們出手,百姓只會更加恐慌,糧商覺得自己拿了主動權,敕令已發不會更改,這些糧商來鬧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發布敕令的第二日,糧商從戶部鬧了一陣被安撫暫時離開后,元錦沛這邊出手了,玉鐲開始上場。
糧食瘋漲的價格必須打下來,朝廷發布敕令后,若是強制執行,糧商大部分會陽奉陰違。
這時候便要有一個人出來當導火線了。
這不是糧商和朝廷間的問題,更是糧商和百姓的問題。
如果朝廷先出手,極有可能陷入被動,到時候民間百姓被利用,跟著人云亦云對朝廷產生怨懟情緒,這對即將要和金遼對戰的大夏不利。
故此,天衛司要出手,在這之前得有一個由頭。
這個由頭便是玉鐲了。
昨晚玉鐲聽到自己能夠幫到顧青初,興奮的大半晚都沒睡,一遍一遍的在腦中預想今日會發生的情況,準備的十分充足。
她挎著籃子,先是走到一家米面鋪詢問價格,店家說得是朝廷報的價。
玉鐲掏出銀子來要買十斤米,結果掌柜說沒貨,買面,也沒貨,典型的有錢花不出去。
對此玉鐲也不多說什么,只是嘆息一聲,愁著臉走出去到下一家。
一共三條街的糧食鋪,幾十家均無貨,許多和玉鐲前后腳到米鋪的百姓,兩手空空進去,兩手空空出來。
偏偏那些米鋪掌柜,一副他們也是受害者逼不得已的作態,說什么因為朝廷定的價格太低,他們要將米都退了,所以不能賣。
他們也要養家糊口等話,講得那叫一個身不由己,真情實意。
這是在給朝廷拉仇恨啊!
玉鐲有自己的見識,自然聽出掌柜在那里胡扯,但跟她一起同行的百姓看似都信了的樣子。
其中還有人暗說朝廷多事,搞得他們現在買不到米,這樣任其發展,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玉鐲想她的作用很重要,必須要好好發揮。
一路走到最熱鬧的長街,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玉鐲登上觀景塔的二樓。
她將胳膊肘挎著的筐高高揚起丟下,手拿淚帕擦著眼角遮擋住大半的臉,然后便是放聲大哭。
瞬間,吸引了一堆圍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