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妃最近狀態很好,寧良候不必擔憂,哀家定仔細照看著。”
文極帝子嗣不豐,太后很看重瑾妃這胎,再加上顧宛然出自寧良候,太后更會照顧一二。
或許是剛才元錦沛和太后說話的緣故,所以屋內一些下人都譴出去了。
顧青初與太后寒暄幾句,環視屋內見剩下的都是太后心腹,她將金釵從袖口拿出,舉在身前道:“太后娘娘可對此金釵有印象?”
一旁的嬤嬤接過遞給太后。
太后仔細看了看然后肯定道:“這是先太后的陪嫁。”
這支金釵非同一般,末尾處的粉色寶石里面帶有綠調,當今世間僅此一顆,當年先太后甚是喜愛,很多重要的場合都會配搭。
這支金釵后宮妃嬪大概都見到過,所以很容易認出來。
“太后娘娘可記得先太后家里情況。”
顧青初掃了眼仍站在太后身后的元錦沛,然后將瑾妃因不經意讓金釵落地,發現了里面的貓膩之事說了。
太后端量金釵回想起往事。
當年先太后是圣祖太后下旨聘的,先帝還是太子時,曾隨圣祖太后下江南探親,機緣巧合下,先太后的父親救了圣祖太后和先帝的命,從而有了這樁婚事。
先太后家里是江南的名門望族,有底蘊的世家,祖上出過將軍和宰相,身份倒也當得太子妃。
“……先太后只有一個親弟弟,在她入宮沒幾年后病逝,又因沒有子嗣,他們這一脈便斷了。”
太后說完嘆息一聲,當時她還是個不起眼的妃嬪,先太后傷心欲絕,精神不濟,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后宮妃嬪都不用去請安。
“先太后的嫁妝據說都是家族祖傳,特別是這顆寶石,說是千年前的東西。”
那些往事仿佛已經消散在太后腦海里,眼下看到這支金釵,竟是一點點的又都想起來了。
雖然先太后生活在江南,但不代表她的祖上沒有去過邊北,若是這般,那之前顧青初的猜想便不成立了。
“不過我記得聽先皇講過,先太后幼時曾被拐走,十歲的時候家里人才找了回去,好像是被拐去了邊北還是漠北來著,有些記不得了。”
人上了年紀,記性就不如年輕的時候好了。
太后越想越模糊,只記得地名有個北字,當時先帝醉酒與她閑聊,太后也很驚訝自己居然還記得。
“云貴妃和先太后關系如何?”顧青初又問。
太后搖了搖頭,她進宮時只聽說過云貴妃這個人,那時先帝已經登基,云貴妃更是成為了過去,無人敢再提起。
“不過有一次哀家撞見過先太后在河邊燒紙,那個時間兩天后正是云貴妃的忌日。”
太后為何記得這么深,因為那是一個冷天氣,先太后的家人都亡逝在夏季,當時她和身邊丫環說著可能是誰的忌日,偶然提到了云貴妃。
當時差點讓過來的皇上聽見,太后被嚇個半死,現在還能回想起那種緊張感。
顧青初聽了眸中閃過精光,看來這位先太后的身份需要好好查查了。
元錦沛一直沒有發表看法,他在想別的事情。
見顧青初端杯喝起,他在后面偷偷戳了戳太后。太后裝作沒感覺,并不搭理元錦沛。
剛才聽自家侄子說的事兒,她很不贊成,沒等開口教訓,顧青初便來了,不然元錦沛少不了一頓罵。
太后這不幫忙的態度,元錦沛有些無奈,他只是想要個昵稱而已,怎么就那么難?
元錦沛想法很簡單,既然阿初不想公開就先不公開,但他昵稱是真的想要一個,不管這個昵稱是怎么來的,他都想要。
所以剛才元錦沛和太后說的話,總體意思就是讓太后問顧青初,元錦沛這個名字如果起個昵稱,叫什么合適。
當然,前期可以鋪墊些關于稱呼相關的話題。
不怪太后驚呼問元錦沛他在說什么。
這是有腦子人能做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