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真正有所求的人眼中,即便再加十倍也不為過,但相反的話,它就一文不值。
簡單來說,找準市場很重要。
就比如在前世,鑒于人情世故,廖遠或多或少,也會拋出一些經典歌曲供圈內好友演唱。
但即便是好友,起步價也是百萬級別。
這里面,除了歌曲本身的質量外,還攜帶了廖遠本身的人氣效應。
如果這樣的歌曲能讓歌手的專輯大賣,那其產生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百萬。
對于前世的廖遠來說,一百萬多嗎?肯定不多,甚至不值一提。
因為單論身價而言,出道十年的廖遠,即便是與一些當紅流量小鮮肉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僅以參加某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而言,在擔任評論席導師期間,每一期節目,廖遠都能獲得價值210萬的出場費。
一整季節目下來,廖遠輕輕松松就能到手五千萬報酬,這其中,除了正式播出的節目外,還包括幕后海選出場費。
所以,在面對一百四十三萬的版權費時,廖遠并沒有表示出多么欣喜若狂的表象,即便張亦弛認真的說了另外四十三萬是“額外附贈”,廖遠依舊一臉平靜。
這也讓張亦弛對廖遠更加的欣賞了。
作為導演,他對于演技鑒別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核定標準,他是看出來了,這廖遠,是真的沒把這一百多萬放在眼里。
張亦弛不由得回想自己其自己第一次拿到票房分成時的欣喜若狂,與廖遠這不驕不躁,虛懷若谷的姿態相比,真真是高下立判。
隨后,廖遠與張亦弛又協定了樂曲的名字。
《出埃及記》的旋律,的確是大氣磅礴,悲愴而蒼茫,符合張亦弛想象的畫面,但《出埃及記》這個名字,畢竟跟《漢武大帝》有些違和,于是在討論過后,樂曲的名字,最終被定為了《出西域記》。
離開茶樓后,廖遠并沒有趕回公司,而是按照張超的要求,再一次來到了斯坦威琴行。
這一次,他不是來租鋼琴的。
“廖先生……”
苗碧竹看著認真填寫《S-277購買確認書》的廖遠,聲音都有些顫抖了:“您……真的要買S-277?”
廖遠抬起頭:“不然呢?”
苗碧竹深吸一口氣,在廖遠的注視下,她只感覺臉紅心熱,于是咳嗽了一聲,小聲提醒道:“這架鋼琴價值一百四十三萬呢,真的太貴了,您不再考慮一下嗎?”
廖遠笑了笑:“我還沒見過哪家銷售顧問把顧客往外推呢!”
“不是不是。”苗碧竹慌忙搖手:“我只是為您考慮罷了。”
廖遠頭也沒抬,繼續填寫認購書:“那你是覺得我買不起嗎?”
“這就更不是了,店長已經打電話吩咐過了,定金由他來支付……好吧,我不提了……”
苗碧竹聲音越來越小,最終暗自一嘆:“或許這就是大佬吧!”
此時,廖遠的認購單也填好了,他合上筆帽,把認購單遞給苗碧竹:“到貨了就送到這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