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們笑道:
“是的,昨晚剛剛比賽結束,他現在正在這里拍攝斯坦威的廣告片!”
“勞瑞,你還演奏過《戰爭狂想曲》呢!現在原作者在這里,你難道就不能退讓一步嗎?”
“離開吧,好不容易見到琴帝,別打擾大家的興趣!”
“是的,勞瑞,你們明天再來也不遲!”
周圍人的言語,讓勞瑞終于確定了燕尾服男子的身份。
他喜不自禁,立即向警方道:“嘿,帥哥,只要讓Uncle-A跟我們樂團合影,我們就立即離開!”
警方把這個要求傳遞了過去,導演大衛看向廖遠:“廖先生,您的意思……”
廖遠回過神來,了解了狀況后,便是把平板電腦遞給傅小瓷,欣然同意。
很快,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廖遠與勞瑞等一眾樂團成員進行了合影,看著這些年紀都在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音樂家,以及他們手中的樂器,廖遠感慨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老藝術家們的堅持,值得我們學習啊!”
勞瑞聽不懂中文,與廖遠握手的時候,笑容中摻雜著懵逼。
周圍上百號人對這句中文也都是不解,但隱藏在人群中的記者卻早已經把錄音筆打開,并通過手機APP軟件對這句中文進行了語音翻譯,很快,他們便把這句話的英譯傳送到推特等各大媒體賬號。
在營銷號的推送下,這里發生的一切,幾乎都在網絡上進行著實時直播。
而廖遠夸贊勞瑞等老藝術家的言語,以及其自謙的言語,也是得到了歐洲人民的喜愛。
越來越多的人從周邊慕名而來。
整個多瑙河畔,較往常的人數多了三倍還多,宛如圣誕節前夕,警方出動了所有警力來預防事故發生。
此刻的廖遠,對于有志于音樂一道的樂迷們來說,絕對是行業內大神級的存在。
更是當代最具名望的大鋼琴家之一。
當夕陽來臨,伴隨著晚霞的光,廖遠背靠多瑙河,在攝影機的拍攝下,于風中彈奏《Summer》。
那歡快的旋律,在這夏末之際,沒有任何阻擋,幻化成一個個多彩的氣球,向著夢幻的城堡飄蕩。
所有人陶醉其中。
耳邊似乎有蟬鳴,有瓜果,有白頭翁,以及半破蒲扇,風從南吹到北,全都是夏天的味道。
晚上,夜空繁星發出璀璨的光。
整個多瑙河畔幾乎陷入了摩肩擦踵的境地。
隨著推特上的網友越來越多的在線下聚集,整個小廣場已經形成了一堵堵肉墻。
為了參觀琴帝的最后一場彈奏,不僅路人網友紛至沓來,就連各大媒體也都極速前來,扛著攝影機就向擁擠的肉墻里蜂擁而去。
場面不負往昔的安靜祥和,變得嘈雜而喧囂。
所有人都知道,最后一場彈奏,是《不朽的樂章》!
《不朽的樂章》是純粹的古典樂,雖然不如流行樂那般動聽,但無論是高難度的技巧彈奏,還是琴帝那超乎神技的無影指法,都形成了一個個樂壇傳說,在鋼琴愛好者圈子里,傳的越來越廣,越傳越邪乎!
所有人都想親眼目睹Uncle-A那一秒鐘彈奏30個音的極限演奏。
因為在視頻里,因為像素等各方面的硬件原因,所有人都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手指殘影。
這是拍攝效果所致。
如果肉眼能親自看見,那絕對是一種莫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