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極快的速度,響亮的音量,輝煌的技巧,狂放的氣勢,在這一刻,于廖遠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右手連續的大跨度跳音和左手緊密的和弦,匯聚成無邊的海水,滾滾而來,纏繞在廖遠指尖,迸發出驚濤怒浪。
所有人瞪大眼睛!
場面瞬間寂靜!
他們看著坐在鋼琴前的那道身影,有些恍惚,那一瞬間,竟像是穿越了兩個世紀,親眼目睹了鋼琴巨人李斯特的現場演奏!
那道背影,是如此雄壯!
那幾乎看不清的手指,在不斷跳躍中,更是爆發出激烈的火花!
耀眼奪目!
空氣仿佛都停止流動。
人們呼吸急促,滿臉難以置信:“這不可能!他竟然能彈奏《鬼火》!”
“而且還彈奏的如此完美!”
一個流行樂出身的鋼琴家,竟然彈奏出李斯特十二首超凡鋼琴練習曲中最難彈奏的《鬼火》!
這對于現場的鋼琴家們來說,是極其難以接受的事實!
李斯特著名的12首超凡練習曲,每一首的難度都排在世界前列,這些曲子屹立在鋼琴演奏藝術的金字塔尖,即使在20世紀鋼琴大師如過江之鯽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戰。
而在這些練習曲中,《鬼火》則擁有更高難的雙音技術,也是12超技當中最難的一首。
甚至從細節上來說,《鬼火》比《鐘》更具備技術要求,是一首鋼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難曲目。
就連著名大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都曾說它是最難的練習曲。
因為除了極其刁贊的技術演奏,演奏者還必須彈得輕靈有趣,不串音,顆粒感分明。
能同時做到這幾點的鋼琴師,世間罕有。
即便后世不少人能夠完整彈奏出《鬼火》,但畢竟在這一行,能彈是一回事,彈好又是一回事兒!
現場兩百多位鋼琴家,能夠完整彈奏出《鬼火》的起碼有上百人,但讓他們保證不錯音,琴鍵敲擊深度始終平滑、整齊,且沒有一個弱音,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在業內德高望重的安藤直樹,對《鬼火》、《鐘》這種超難度練習曲,都是望而生畏。
畢竟,五十七歲的年紀,大腦反應,手指靈敏度已經與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拉開了極大的距離。
可現在,廖遠的演奏,卻是讓所有人大開眼界!
技術、情感和速度三重兼備!
整個音樂大廳能過達到這個標準的,基本上一個沒有!
這就是為什么現場瞬間鴉雀無聲的原因!
因為廖遠帶給他們的震撼之大,已經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即便廖遠只彈奏了不到一半的曲子,但他們這些行業專家,也能從彈奏指法和音律中聽出廖遠的真正實力——這是真正具備古典大鋼琴家的實力!
并且還是頂尖的大鋼琴家!
林微音亦是吃驚的看著那道身影。
當初在歌詩達號郵輪上,廖遠能夠彈奏出《鐘》已經夠讓她震驚的了,
可沒想到,他竟是連《鬼火》都能彈奏,而且還彈奏的如此完美!
仿佛一瞬間穿越時空,看到了那個鋼琴巨人!
“真是令人絕望的雙手!”
“我能注意到,他不是在進行機械性的炫技!而是真的在用情感灌注!”
“音階層次分明,靈動自然,踏板的使用和琴鍵的觸碰渾然一體!”
“恐怖如斯!”
“這是不要命的指法,難以想象,換做是我,我的手指會多么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