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轉發活動中,廖遠的微博賬號被瘋狂@。
等廖遠下了飛機,連接上移動網絡的時候,整個手機的震動頻率讓手機殼都有些發燙。
但這并不是微博評論提醒,因為相關功能廖遠早已屏蔽。
這是未接電話、未讀短信的功能提醒。
許多親朋好友、同事同學,幾乎都是在《新聞聯播》播放后的第一時間給他致電或短信恭喜。
一些八竿子打不著邊的陌生人都給他發來了祝賀短信。
其中,母親董青的短信也出現在眼前:“兒子,今年過年回家嗎?”
廖遠頓了頓,編輯短信回道:“我今年可能要上春晚,有時間一定回去。”
廖遠回復完短信后,陷入沉默。
母親的樣子腦海中還留有畫面,但對廖遠來說,卻顯得有些熟悉而陌生,以至于讓他有些畏懼彼此的見面。
他坐在回公司的車廂里,瀏覽了一會兒短信后,便是打開微博查看消息。
首先是熱搜榜,《保衛黃河》毫無疑問登頂熱搜第一。
除此之外,#廖遠#、#廖氏兄妹#、#大舅哥#等相關熱搜詞也紛紛映入眼簾。
廖遠和廖氏兄妹都很好理解,但大舅哥是怎么回事?
廖遠心中疑惑,點開大舅哥的熱搜詞。
很快,滿屏幕“@廖遠,大舅哥好厲害!”的語句鋪天蓋地的襲來。
原來,許多路人觀眾第一次知道廖遠、廖美岐是兄妹后,也不知道是誰起的第一個頭,把廖遠這個大舅哥給安排上了。
無數條與廖遠相關的微博、轉發里,“大舅哥”一詞不脛而走。
廖遠感覺到好笑。
隨后,他查看了那條今日最火的央視微博,之后便發現,在這短短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里,這條微博的轉發量竟然已經突破十萬,評論數破三十萬,點贊數更是破七十萬。
這讓廖遠感到振奮,他準備也添上一把火。
當即便點開了微博轉發按鈕,并評論道:“謝謝大家的喜歡,今后會送上更多的作品,在此特別感謝京都歌劇院的同事們,沒有他們,也沒有今天的演奏。”
廖遠時隔數月后第一次微博發布,讓早已饑渴難耐的粉絲群體瞬間興奮到不要不要的。
各大論壇、微信群自發組織的粉絲群體,一**的登上微博進行轉發評論,一次不夠,便再來一次。
于是,廖遠的這條微博轉發量和評論量,在晚上十二點之前,輕松突破五十萬。
但值得一提的是,點贊數僅僅只有十多萬。
這個現象表明,這條微博的水分有點多。
顯然是許多粉絲多次轉發評論的結果。
畢竟,個人用戶只有一次點贊機會,所以點贊數會落后轉發和評論近五倍之多。
而在十二點之前,央視的這條微博轉發量也突破到一百二十萬,成為央視官方微博創建有史以來轉發量最多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