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康勝之所以忽然成為了廖遠的粉絲,大致上也是因為廖遠創作的作品,有不少都能完美融合電音,比如《Fade》,比如《戰爭狂想曲》系列,或者是《花舞》、《出西域記》、《My-soul》等。
自一帝四皇鋼琴大賽舉辦以來,不僅成為了鋼琴界的盛世,也成為了電音界近年討論熱度最高的話題,這全部都是因為廖遠接連拋出的這些作品,每一首作品,幾乎都被電音愛好者瘋狂改編,雖然各種質量參差不齊,但參與改編的人多了,總歸是有精品存在。
比如侯康勝改編的《Fade》,已經成為了電音界的頭號經典改編作品,雖然沒有版權,無法盈利,但在電音圈依然引起轟動,爭相傳播。
而侯康勝也從籍籍無名,一躍而小有名氣,但原創者廖遠之名,卻因為這首改編版的《Fade》,開始鋪天蓋地的涌進所有電音制作人的耳中。
甚至有一些年紀較小的中學生,都是在校園圈子里,把廖遠奉為——電音之神!
能夠有此名望,侯康勝也絕對的功不可沒。
只是,侯康勝雖然在電音圈里小有成就,可卻依然被家人視為不務正業。
他的父親畢竟是央視臺長,舉手投足之間,都是能夠在整個娛樂行業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因此,和父親侯玉軍相比,侯康勝在電音圈的成就,在尋常人眼里,簡直不值一提。
可是他終究是熱愛電音的啊……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過人類的需求層次理論,從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與歸屬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五個層次需求,就是心理學界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因為出身富貴,所以有些人一生下來,就自動滿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他們長大了,也因為物質條件的豐富,繼而能輕易的視線“情感與歸屬的需求”。
這三個需求,僅僅只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往上,就是更高的“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比如一些職業的高級管理者,年薪數百萬甚至是上千萬,對這樣的超級精英階層來說,這已經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物質條件。
因此,再多的金錢,到了這樣的層面,大抵都變成了一個數字,誘惑力明顯降低,年薪三百萬和五百萬,并不能很輕易的動搖一個超級精英的決定。
所以,對于很多公司來說,想要招攬這樣的超級精英,正常的薪資激勵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所以就誕生了股和權的激勵。
也就是所謂的高級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
這些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
但這樣的次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比如現在的侯康勝,因為家庭條件物質豐富,在滿足了最低層次的三個需求后,他開始追求更高級的心理需求——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他想要在電音圈里實現自我抱負,并渴望通過電音這個新興事物,得到人們的尊重。
那么,怎么實現,就成為了侯康勝目前最想要解決的問題。
當他通過改編《Fade》而獲得整個電音圈的尊重時,他終于知道,自己的路該怎么走。
于是,在得知廖遠參與了今年的春晚之后,侯康勝三天兩頭就往央視大樓奔跑,畢竟是央視臺長的兒子,他能夠輕易的通過安檢門禁,自由穿梭在各個演播廳而不被察覺。
終于,在臨近春晚前,他等到了廖遠。
他送給廖遠的禮物,就是一張刻錄好各種電音作品的CD,并且這些電音作品,全部都是根據廖遠的作品改編而來。
侯康勝熱切的希望,自己的改編作品能夠進入到廖遠的法眼當中,也更加迫切的想要與廖遠進行各種音樂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