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湮滅,那琴聲縹緲,宛如一支畫筆,開始在煙雨朦朧的世界里描寫一副江南水墨畫……
當前韻鋪墊完畢,在人們的期待著,廖遠身體微微前傾,對著麥克風輕聲呢喃:
“素胚勾勒出青花
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
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伴隨著優美的樂聲,當廖遠呢喃著開口之際,所有人都懵了。
徹底懵了。
這唱的是啥?
旋律很美,琴聲很動聽,但這歌詞……
所有人挖掘出腦海中能夠想象得到的辭藻,開始對號入座。
速配勾勒出情話,北風龍轉丹?
這都是什么歌詞……
但一些文學底蘊較高的人,此刻卻都是驚為天人。
只是一瞬間,他們的腦海中便展現出了一副如詩如畫般的場景。
一位手工藝人,拿著畫筆,在素胚上勾勒出一片片青花,那瓶身上的牡丹,讓我想起你初妝時的模樣,空氣中的檀香冉冉升起,我看向窗外,心事重重,走筆至此,再也無法專心的伏案寫作……
邏輯嚴謹,用詞考究,一些飽具文學素養的人士,此刻都憑借著歌詞的敘說,腦補出一幅幅畫面。
于是各個驚訝不已……
只是,這些人只顧著去理解歌詞了,旋律方面反而有所忽略。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當整首歌曲的基調鋪墊完畢,周圍人逐漸理解了這首歌的曲風,于是剎那間沉入其中。
而當副歌一開始,所有人都驚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美!
太美了!
張啟明忍不住鼓掌大叫。
“噓——”
所有人都瞪了他一眼。
張啟明連忙住嘴,訕訕一笑。
此時,向衛紅目睹廖遠自彈自唱,也是驚嘆于這首歌的辭藻之美,一字一句之間,把江南傳統的美和韻味全部書寫的琳琳極致。
只是他卻更注重廖遠的唱腔。
可能是因為古風濃重的原因,廖遠此刻的唱法聽起來似乎兔子不清,這卻并不會讓人感覺很累,相反,正因為這種呢喃似的唱法,反而平添了一些縹緲的意境。
那歌聲,猶如緩緩流淌的溪水,似青花瓷般素雅而嫻靜,放眼望去,舞臺上的廖遠,似乎并不是在彈唱,而是卓然而立,單手持著畫筆。
隨著歌聲,一副潑墨山水畫漸漸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畫中的那人,似夢似幻,幽蘭雅致,仙氣渺渺,美的不像是世間的凡人。
她撐著油紙傘,打江南走過……
現場安靜的猶如時間靜止。
人們沉浸在美妙的歌聲里,難以自拔。
對于《青花瓷》這首歌,廖遠已經能夠閉眼彈唱。
在前世,這首歌的傳唱度之高,冠絕所有中國風歌曲,副歌部分更是膾炙人口,特別是在經過春晚大范圍的傳唱后,便是直接走進了許多中學語文課詩詞歌賦鑒賞中心。
許多人民教師為了趕時髦,也經常用這首歌的歌詞給學生出題,而因為感興趣,所以此類題目,也是讓學生理解和學習起來更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