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啟明手中的指揮棒進行了兩個周循環的挑、砸、刺之后,在人們視線無法觸及的地平線上,廖遠與鋼琴同時乘坐升降臺緩緩出現。
而鋼琴聲也隨之涌來。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廖遠雙手在琴鍵上來回奔掠,仿佛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滾滾而來。
那激烈的畫面,讓現場以及點時間的觀眾,竟無語凝噎。
如此恢弘磅礴!如此氣勢洶涌!
從冰川萬丈的巴顏克拉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納著千溪百川,浩浩蕩蕩,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黃海之邊。
它像一條金色的鋼鐵巨龍,迤邐般地橫臥在我國北部遼闊的土地上……
臺下,在那激烈壯闊的樂章中,無數人為之傾倒。
雖然此前早就在網絡媒體的宣傳中收聽此曲,但直到今日,所有人才知道,那樂聲之美,竟是如此迫人心魄!
仿若氣吞山河,壯懷激烈,讓所有人腎上腺素激增!
那由銅管樂奏出的充滿號召性和戰斗性的音調,更是讓觀眾們為之動容。
“聽的我全身起雞皮疙瘩,好震撼。”
“波濤起伏,好有層次感!”
“感受到那激流勇退,浪遏飛舟的年代……”
“畫面感好強!致敬先烈!!”
“保衛家鄉,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廖老師太帥了,誰反對?”
《保衛黃河》演奏出了中華民族前赴后繼英勇不屈的獻身精神,符合今年春晚主題,讓在場的前輩、老革命們回憶往昔崢嶸歲月,于是俱都熱淚盈眶。
而在氣吞山河一般的《保衛黃河》過后,《東方紅》那悠長而又綿綿的琴音,讓得不少人終于情緒把控不住,以至于老淚縱橫。
從《保衛黃河》到《東方紅》,再到后面的《國際歌》,整場協奏曲,幾乎就是共和國視角下的現代史。
壯闊無比的黃河組曲,堪稱是苦難奮斗歲月里的文化注腳。
艱苦卓絕的斗爭,同仇敵愾的抵抗外敵,無數苦難過后,最終才迎來和平的曙光。
這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啊……
廖云的雙手如漸漸歸于平緩,只是連續不斷的重復著幾個和弦,即便如此,依舊鏗鏘有力,吸引住所有人的視線。
而周圍樂手們拉奏出昂揚壯烈的大提琴聲,鼓聲密集,小號悠揚,整首樂曲在情緒最飽滿處戛然而止,讓所有人陷入無盡的回味當中。
愿世界,從此再無戰爭!
廖遠雙手輕輕抬高,讓余音繞繞梁,隨后才緩緩放在膝蓋上,結束了這場演奏。
下一刻,他站起身來,向所有人微微鞠躬。
所有人回過神來。
剎那間,整個演播廳陷入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樂手們露出了笑容,張啟明一揮手,所有樂手都開始井然有序的離場。
此時,有工作人員飛速登場,把話筒和支架安裝在鋼琴架前。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再次振奮起來。
看來傳言是真的!
果不其然,在全場矚目中,廖遠重新坐了下去。
他雙手平放在琴鍵上,腳下踏板用力踩下,一段悠揚頓挫的樂聲過后,他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出現了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
它在霞光中高高飄揚,令人心潮澎湃。
人們目睹此景,再一次睜大了眼睛……
“光年之外?不,不是……”
“這是……”
這是勝利的歌聲啊……
……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