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來維亞納音樂大廳,是接受到霓虹島鋼琴家安藤直樹的邀請,參與亞裔音樂家專場。
那一天,廖遠以一首李斯特的《鬼火》把在場的所有鋼琴家震的七零八落,從此奠定了廖遠在亞洲鋼琴界的地位。
這一次,廖遠再次光臨維亞納音樂大廳,卻是要拍攝華為的全球宣傳片主題曲——《夢想成為可能》。
雖然廖遠在國外鋼琴界有不小的名氣的,但在現實中,因為曝光量幾近于無,所以在歐洲大地上,廖遠并沒有被人認出的風險。
抵達奧地利維亞納后,廖遠等人就直接與導演布魯斯奇會面,雙方在拍攝方面進行了少許溝通。
翌日,休息了一天的廖遠,便在導演的安排下,前往維亞納音樂大廳拍攝MV。
整個音樂大廳已經被劇組完全包場,臺下的數百名觀眾幾乎全部都是臨時在奧地利聘請的路人演員,一小時20歐元的價格對于許多路人來講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劇組對于廖遠的經常有些好奇,但只有個別工作人員上前來請求簽名,合影留念。
廖遠并沒有拒絕,在等待的空隙里,一一應允。
很快,進行了些許溝通后,拍攝開始。
首先,一身燕尾服裝扮的廖遠,登上了舞臺,在全場觀眾的掌聲雷鳴中,來到了一架鋼琴前。
金碧輝煌的維亞納音樂大廳,是全球音樂家的圣地,也是無數音樂人此生最向往的所在,能登上維亞納音樂大廳進行演奏,對于任何音樂人來說,都相當于“登基證道”,可以在人生履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短片里,廖從孩童時代開始,便是跟著外公學習鋼琴,一直到少年時期,依然是在整個國內各大鋼琴比賽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但無論是老師還是外公,都希望他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國內,都希望他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收到了維亞納音樂大廳舉辦鋼琴獨奏會的邀請,這件事讓所有人都為他感到高興,他開始趕赴世界音樂殿堂
然而,外公病重,進入監護室的消息傳來,讓原本準備登機離開的廖,重新回到了外公的身邊。
但在所有人的勸說下,他還是來到了維亞納音樂大廳。
廖遠掏出手機,撥通了外公的電話,并把手機放在了鋼琴架上,然后緩緩坐下。
按照導演布魯斯奇的說法,這個場景,不需要什么太驚艷的演技,只需要廖遠像是平常一樣彈琴即可。
但布魯斯奇依然從監視器里看到廖遠略顯通紅的眼睛。
這讓他感覺有些吃驚。
一個優秀的演員在表演時會結合劇情來給自己的外在添加一些小小的細節,但那是指優秀的演員……
而廖遠,貌似僅僅只是一名音樂家而已。
布魯斯奇忍不住一陣贊嘆。
但很快,他的所有思緒都拋諸腦后。
他被廖遠彈奏的音樂給吸引了!
廖遠彈奏的是四手聯彈版的《Canon》,即著名的復調音樂《卡農》。
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最大的特征,就是間隔數個音節來不停的重復同一段樂曲。
雖然所有聲部都會模仿一個聲部來演奏,但不同高度的聲部,會依一定的間隔進入,這便會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
雖然曲調重復,但真正的大鋼琴家,會做到由能御簡如繁,把幾個簡單的和弦拼湊成完美的樂章,讓聽者始終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
比如現在的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