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張亦弛對他有再造之恩,又不能不理。
“廖遠?鋼琴家?什么鬼啊,完全沒聽說過啊!”
最近一直在臺灣拍攝,不是很關注娛樂圈動蕩的吳康城抽出一支煙,吞煙吐霧,想要疏散心中的郁悶。
抽了一會兒后,他便是等到了手機的振動,電子郵箱里發來了一條新郵件。
他把手上的工作交給了副導演,然后在現場說了幾句話,指點了一會兒演員的肢體動作,最后才意興闌珊的回到保姆車廂里,吩咐助手播放播放郵箱里的音頻。
這輛保姆汽車價值兩百多萬,配備的也是世界頂級的音響柏林之聲。
柏林之聲也被稱為音響界的勞斯萊斯,其音質可見一斑。
助理很快便用藍牙連接了導演的手機,隨后,音樂聲便徐徐傳來。
最初的民族樂合奏讓吳康城覺得有點意思。
他慵懶的躺在沙發椅上,閉上眼睛,臉上有些倦意,似乎想要睡覺。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
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
當歌聲漸起,他緩緩睜開了眼睛,露出仔細傾聽的模樣。
“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復一年……”
歌聲循序漸進,他一下子便坐了起來,一臉訝然,似乎……與想象中有些不同?
隨著歌聲的描述,他腦海中浮現出這段時間查閱的關于鄭森的資料。
鄭森就是鄭成功,閩南省總兵鄭芝龍之子,隆武帝賜其國姓,并名“成功”,希望他振興大明,收復臺灣,而吳康城導演的《大英雄鄭成功》,講述的就是鄭成功從反清復明的“一代孤臣”成為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的故事。
因此,對于那段叱咤風云、倒轉乾坤的英雄史詩,吳康城可謂是再了解不過了。
正因為太過了解,當腦海中的英雄形象與歌聲漸漸重疊之時,他竟然禁不住兩眼通紅,險些落淚。
“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如果再給這位民族英雄五百年……
吳康城鼻腔一酸,七尺男兒,這一刻眼淚竟滾滾而落。
------
ps:感謝C、花枝啊、山青盈、墨凝mm的打賞,求推薦票,所謂讀者的意見就是人民的意見,《向天再借五百年》給鄭成功可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