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時隔兩年,廖美岐的假音轉換能力,讓張恨歌入耳之后,一時間不敢置信,呆愣不已,
特別是《煙火里的塵埃》在后續逐漸高超的假音長吟中,那高昂的轉音,一階比一階高,高音婉轉,好似騰空的焰火,再一次聽得張恨歌一愣一愣的。
這特么……
這是廖美岐?
張恨歌一臉驚駭。
講道理,這首《煙火里的塵埃》,即便拿給他來唱,似乎都唱不出創作者要求的效果……
果然,廖遠的創作門檻并不是誰都能一探究竟的。
張恨歌張了張嘴,心中涌起一陣沮喪和無力感。
廖遠作詞太可怕了,每個字眼都像是能鉆進人的心里,每個句子都像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者內心里那朵不愿意熄滅的焰火。
這廖美岐也非常可怕,竟然真的讓這些詞鉆進人的心里,竟然真的嘶吼出了那詞語里的不甘
張恨歌漸漸改變了對廖美岐以往的看法。
他甚至隱隱能夠感覺到,廖美岐從今以后在歌壇引發的強烈地震有多么恐怖!
這丫頭,似乎才二十歲?
張恨歌擦了擦腦門的汗水,久久無言,隨后突然苦笑。
長江后浪推前浪啊……
很快,他重拾情緒,點開了下一首歌《起風了》。
這是《氣勢如虹》的主打歌曲之一,張恨歌在之前宣傳期時早有耳聞,對這首歌也很是喜歡,可此次再次傾聽,卻聽出了不一樣的滋味。
“我曾難自拔于世界之大
也沉溺于其中夢話
不得真假,不做掙扎,不懼笑話”
張恨歌想起了自己的經歷。
年少時為了夢想出走海外,經歷了整整七年練習生涯,期間酸甜苦辣,各種歧視和白眼,外人難以知曉。
直到十九歲時,他才得到了一個突然降臨的機會以公開練習生身份,替代同公司偶像組合某受傷成員的身份,參與巡回演唱會日本站的舞蹈演出。
那一天,機會降臨,被打壓了七年之久的華人練習生,在數萬人的大舞臺上瘋狂的舞蹈,汗水簌簌而下,讓人動容。
他的精彩表現也引起了臺下許多私生飯的注意,少年少女們紛紛舉起手機對著他進行拍攝。
不久后,關于這名練習生在演唱會上的第三視角小視頻,飛速在整個日韓網絡媒體中流傳。
他的驚艷表現,吸引了無數的討論和注意,民間自發的組成了一個以他為名的粉絲團體,并且隨著短視頻的流傳,這個團體在不斷壯大。
至此,公司終于決定讓這位華人練習生加入了出道計劃,并于半年后組成偶像團體正式出道。
在韓國,經歷了整整三年時間的闖蕩,二十二歲的張恨歌紅遍全亞洲,成為人氣頂尖的流量偶像。
鑒于他華夏人的身份,公司派遣他與另外兩名組合成員征服華夏市場。
但最終,留下來的只有他一人而已。
他是著名的歸國四子之一,攜帶著國內外上億的流量粉絲。
剛剛出現在華夏,就引起了娛樂圈震動,從此亦是平步青云,即便是所謂是歸國四子,也是隱隱間名列首位。
他也因為龐大的商業價值,被國內資本注意,并因此成功脫離了原公司的束縛,獨立的、肆意的成長為了參天大樹。
可他經歷過的苦難,又有誰知道呢?
當他十二歲時被韓國公司選中,出走海外時,他從滿腔的熱血到心灰意冷的變化,經歷了整整七年。
當他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時,面對那些聽不懂的鳥語,以及那些嘲笑的目光,他就知道
起風了。
在這個競爭更加激烈,吃人不吐骨頭的韓國娛樂圈,唯有奮不顧身,背水一戰,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
“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看著天邊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