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覺得哪里不對勁:“再說,人家姚總大老遠跑著來送錢,哪怕是沒那么多,最后就捐個三萬五萬的也都是個心意不是。”
“可是你說他大老遠跑著來送錢,可是他的公司好像是個私人公司啊,你說他圖什么呢?”
“那個姚總他媽看過咱們的學校,覺得太破了,估計是這個原因吧。對了,還有,他說多捐點錢,就能讓咱們縣里的領導參加一下餐廳的開業儀式,好給他的餐廳做做宣傳。”
“就這?!”兩位局長一位村長聽了這個理由,一下子就楞在了那里。
“只要他肯真金白銀的往外掏,我這個副縣長親自去參加他的餐廳開業儀式!”門被推開了,胡副縣長走了進來。
應姚遠的要求,劉副局長陪同他們一起去了黃旗鄉小學,現場看了一看。
時間已經是中午,小學生吃飯早,他們正趕上了學校在開飯。一位四五十歲的婦女,站在屋檐下,面前兩個大保溫桶,一個桶里是滿滿的白米飯,另一個裝了土豆燉小白菜,能看出菜里放了些肉末,挺簡單的一個菜味道聞起來還挺香。
小學生們就站在雪地里面排隊打飯,打完飯瘋跑著回到教室再吃。根本沒有什么食堂。做飯的地方就是個跟校長室兼傳達室連在一起的,一個低矮的的廚房。廚房很小,以至于做好飯后得搬出來,放在屋檐下的水泥臺上,才能擺的開兩個保溫桶。
漫天大雪中,那位給孩子們打飯的婦人身上有種說不出的味道,跟一般的農村婦女有著很大的不同。拿著個大勺子,怎么就會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呢?
姚遠不禁多看了那位婦人幾眼,后來又被孩子們的活力有些感動。那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在漫天大雪中很是鮮活、生動。就是作為背景的教室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心酸。
教室估計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物,紅色的磚墻已經裸露,偶爾有保存完整的墻皮上,還隱約能看到當初刷的標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是當中的好好和向上已經消失不見了,只剩下學習、向上四個字。雖說標語的字數少了一半,但是標語的意思倒是保留完整了。
觸目驚心的是有一間教室的屋頂塌了,塌了一個大洞。姚遠驚訝的指著那個大洞:“這樣的教室還敢讓孩子們進去上課?”
一邊陪同的陳校長連忙回到:“塌掉的那間早就鎖上門了,孩子們進不去。剩下在用的教室,前兩天我挨個都上了屋頂檢查過了,局里已經準備了專款,這就動工把那間教室重新修一下。”
“只修塌掉的那間?”姚遠盯了一句。
“目前是,其余的教室我每兩天都會上去檢查一下,不再下大雪的話沒什么問題。”陳校長回答道。
姚遠注意到這位陳校長五六十歲的樣子,卻是一口地道的京城口音。
“主要是沒有經費,堅持到寒假看看,怎么也得想辦法解決,不能讓孩子們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啊。”陳校長跟姚遠說著,更像是說給劉副局長聽。
“這位姚總是從京城趕來,專門給咱們縣教育局來捐款的。等姚總的捐款一到位,咱們馬上返修教室。你們黃旗鄉小學是排在第一位的!”劉副局長說話很是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