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河的水流比之前更加平靜,河道也更加寬闊。
在靈湖堡北側,還有一座依水而建的工廠。
和其它工廠不同,這工廠的規模格外大,而且大多位置是露天的。
這是林氏的造船廠。
造船之事,是由林常鑄負責的。
在接受任務的第一天,林常鑄便開始組織族人和族民,建造林青山口中的鋼鐵船舶。
雖然這個概念有點新穎,但在實踐之后,很容易接受。
林常鑄只用了幾天時間,便用鋼鐵代替木材,造了一艘小艇,驗證了林青山所言。
在那之后,林常鑄就開始研究造一艘大船,一艘鋼鐵戰艦一樣的大船。
為此,他時常請教林青山。
雖然林青山也不是很懂,但畢竟見過,知道很多大概的東西,比如船只排水量等概念。
不能手把手地教林常鑄如何造船,但一起探討,改進方案是沒問題的。
有靈武者存在,林氏建造大船的效率極高。
很多時候,靈武者超凡的氣力與各種手段,完爆前世的各種機械。
而且,林常鑄極為穩重,沒有想著一口氣吃成胖子。
他帶領族人,由小船到大船,不停地嘗試新的方案,一步一步改進和擴大船只的規模。
他們的造船技術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提升,造出來的船舶,也越來越實用。
在建造了五六艘大小不一的船艇之后,集結了林氏數百人智慧與技藝的鋼鐵戰艦,誕生了。
大艦船體,有摻雜了秘銀的青鋼所鑄,外形是傳統的尖頭船。
它的長度達到了十多丈,寬度四丈有余,不算桅桿的話,船身高四丈多,林青山估摸著,排水量可達八百噸以上,載重達到了一千多噸。
大艦的甲板上,還配備了林氏為船舶專門設計的大型床弩。
船建好了,下一步就是下水。
對此,林氏眾人也是輕車熟路了,他們之前造的各種試驗性的船只,都經歷了這個步驟。
造船廠依水而建,林氏眾人喊著整齊的號子,緩緩將大船從造船廠,往水面拖移而去。
“轟隆隆”
伴隨著劇烈的水花與轟鳴聲,林氏第一大艦終于入水。
“立旗”林常鑄大喝一聲。
世家行走在外的馬車,都會掛上自家的旗幟。
林氏自然也不會例外。
畢竟是堂堂正正的家族,名聲在外,臥龍林氏之名,在大魏帝國,可能小世家不清楚,但越是頂層的世家,就越是了解。
很快,幾名族人,莊重地在大艦上,立起了林氏的家族旗幟。
“有了這大艦,家族的各種貨物,就不愁運不出去了”林世觴看著眼前這前所未有的大艦,笑著開口道。
林氏一直在擴大生產,族民加上普通的平民,生產力拉滿,各種貨物已經堆滿了一個又一個倉庫。
而且林氏的渠道也很多,貨物不愁沒買家。
倒是這運輸能力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