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臥龍鎮東北方向不遠處,一條大船,正沿著河道快速順流而下。
這河道,自然是從白沙江分流出來,一直通往林氏族地的白河。
白沙江,名字叫江,但十分浩瀚,寬的地方和大型湖泊一般無二。
其長度,更是難以計量。
這是一條貫穿大魏帝國,通向南域其它帝國的水道。
但由于造船技藝落后,水中環境復雜,航行困難,這水道一直沒發展起來。
只有在一些水域情況穩定的區域,有少量船運存在。
大規模的水運,一直沒發展起來。
但現在,這個情況終于有了改變。
而作出這些改變的,自然是早已名揚大魏及周邊的國度的臥龍林氏。
數年前,林氏便造出了第一條大船,打通了貫穿整個大魏國的水上商路。
這大船,整體由強度極高的青鋼鍛造,性能極佳。
它能在水域環形惡劣的環境通行,更能抵御一般水中妖獸的襲擊。
這是尋常木質船舶遠遠不具備的優勢。
在林青山前世,古代就有木質建造的大船,組成船隊,跨越浩瀚的大洋,在世界各地貿易。
但在靈武界,這是行不通的。
因為水中有妖獸。
尋常靈魚不說,一些兇魚、蟒、鱷之類兇猛的水中妖獸,不僅氣力極大,脾氣更是暴躁,會無故襲擊人類的船只。
這些妖獸或許強不到哪去,但是它們在水里突然襲擊,木質船舶哪里頂得住。
而林氏的青鋼船舶,一現世,就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以嶺北寒氏為首的一眾豪強家族,紛紛與林氏建立起來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林氏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其它世家看在眼里,羨慕在心里。
想學,但還真學不來。
就說建造大船,高強度的青鋼,淬煉成本太高,一般世家哪里投得起。
他們沒有掌握高爐煉鋼以及模具生產這技術。
而且大型船舶的建造,不止是材料,其結構也是一種技術壁壘。
當然,這種壁壘,相對沒高爐煉鋼那么硬核。
但是隨著林氏的大船不斷發展,迅速更新迭代。
這其中的技術壁壘,現在已經很高了。
就說白河上的這條大船。
其在河道中航行的速度,達到了一個時辰一百好幾十里。
全力航行的話,速度更快。
而且,在水中行駛時,極為平穩。
這是水路的優勢,當然,這手水域情況的影響,在復雜的水域環境中,也會顛簸。
但這白河河道,經過林氏數年的改造修繕,水流極為平緩,行船自然極為穩定。
大船能有這樣的速度,其動力源,自然不是人力或者風力。
風力不穩定,也沒這么強。
人力倒是可以達到這種程度,但前提是有足夠多足夠強的靈武者支撐。
至于這么干的成本,很難想象
林氏曾經行船就是靠人力與風力。
第一次大船遠航時,來回足足用了數月時間。
現在不一樣了,林氏的大船現在用的動力源是林氏自己研制的銘紋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