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之聽到這里,知道他們所聊,可能會牽扯到宗門隱秘之事,剛準備起身離開,杜康道人卻對他擺擺手說:
“賢侄不用避諱,就坐著聽吧。”
王善之稱了聲喏,又坐了下來。
杜康道人說道:
“五糧道人來找我,說他們已經投靠了西平王。西平王要趁著這次起兵,順便清理一下境內的武林門派,如果我愿意把掌門之位傳給他,他便可保我們劍修一門,仍然留在醉劍山。
如果不答應,他們就先滅了劍修,再重立醉劍山。”
王善之聽完倒吸一口氣,成琦兒撲閃著大眼睛沒吭聲,而章子修已經站起來大聲罵道:
“真是不要臉,投靠反賊斷了脊梁不說,還要用此手法奪我山門。”
杜康道人喝了口酒,苦笑一下說道:
“道修一門此次攜勢而來,如果咱們硬敵,不是明智之舉。”
又對著王善之一眼,說道:
“所以,我愿意幫你,其實也是幫我們自己。”
王善之聽后默然不語
杜康道人又道:
“還有一事剛好與你知道,道修一門投靠西平王,倒不是就占個名而什么都不做。
我們醉劍山在江源城周圍還是有些耳目。近日來,經常有一隊隊的大車從南邊過來,道修一門的人便會在城外交接,然后向北和向東押運。我估摸著他們應該是在幫西平王辦事。”
王善之連忙問道:
“前輩可知道他們押運的是何物?”
杜康道人想了一下,說道:
“不曾看到車內所裝何物,但是看車轍印,我估摸著可能是糧草。”
王善之驚訝的連著問到:
“真的是糧草嗎?他們為何會押運糧草,這是要押往何處?為何是從南方而來?”
杜康道人回答說道:
“你看整個秦山三州,多少人被苛捐雜稅逼成流民,就知道他們糧草不足,要不怎么能在眼下時刻去剝削農民,自斷根基呢?
而押送糧草之人,都是秦山三州的武林人士,押運的苦力,看那面黃肌瘦的樣子,應該是秦山三州的流民。
只不過這糧草從何而來,我估計,最有可能的是從南蠻那里拉來的。畢竟南蠻糧草富足,天下皆知嘛。”
王善之聽完思索了一會,說道:
“哼,西平老賊真是好計策,武林中人押運,不怕路上出什么亂子;流民干活,只要給口吃的就行。南蠻路途遙遠,這一來倒省了不少銀錢。他還真是會過日子。”
杜康道人聽他短短功夫,便能分析出如此結果,不由感嘆王善之才思敏捷,贊賞的說道:
“王賢侄與我所想一樣,可是就算知道了,我們又能如何呢?”
王善之聽完,也是眉頭緊鎖,不知道如何是好。
······
王善之曾與金虎銀豹二人商議過如何刺殺西平王商自重。
他們設想的計策通過林動的大軍,牽扯部分西平王周圍的兵馬。
再通過不滿西平王的武林人士,來引開王府部分侍衛,最后是引開藍衣書生。
當然還得有人來擋住秦關孫家的人。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機會去刺殺西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