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也夸了他一句懂事。
小青陽開心地笑瞇了眼,依偎在姐姐和伯母身邊拿棍子戳著土里的蟲子玩。
宋家的菜園里基本上應季的蔬菜都有,現在是夏季,南瓜、黃瓜、絲瓜、茄子的長勢都很不錯。
老宋家的人還是很勤勞的,地里的活計從沒落下過。
老宋家現在有十五畝水田、十畝旱地,算是不少,但是因為要供便宜爹讀書,所以也就勉強能養活一大家子。
家里每年磨的細糧大部分都會拿去賣錢,然后買了粗糧回來吃。
農忙剛過,她們這會兒沒有田里的活計。
青蘿幫著大伯母給菜地澆好水,就回了院子把藥喝了,還吃了小青陽為了安慰姐姐上繳的糖。
看著他那不舍的小眼神,青蘿覺得這糖吃著比想象中的要甜。
何氏去了村里的磨坊磨豆子,準備做些豆腐給家里添道菜。走前囑咐倆小孩在院子里玩別跑出去曬著了,特別要求青蘿好好休息,最好回房睡一會兒。
青蘿和小青陽皆乖巧應了,不過青蘿是沒打算回房睡覺的,她在屋里躺了這么些天也夠了。
青陽在院子里拿著一個陀螺玩,這是大堂哥宋青山做的。
宋青山是宋老大的兒子,他在老爺子的蒙學里待了兩年后,就去鎮上的姚木匠家里做了學徒。去年和木匠的二女兒姚珊定了親,今年想來就會辦喜事了。
青蘿有些餓,便到菜園里摘了根黃瓜洗了吃,還搬個小板凳坐在一旁看著小青陽甩陀螺,顯得很是悠哉。
當然青陽是邀請過她一起玩的,不過她堅定地拒絕了。青蘿對這種幼稚的游戲表示沒興趣。
青蘿一邊看著弟弟玩耍,一邊扒拉了一下原主的記憶。發現原主的父親本來在收到女兒生病的消息那天就要回來的,沒想到正趕上學堂要去縣里參加文會。
這場文會縣太爺會出席,學子們都很重視,畢竟明年二月份的縣試就是縣令出題,故宋子燁未曾回來。
沒想到小青蘿的病來勢洶洶,竟就這樣去了,讓她成了她。
老宋家這些人里面,最不好糊弄的就是宋子燁。平時又是他最疼小青蘿,也不知道他回來后會不會注意到她的變化。
她雖有小青蘿的記憶,卻也難免暴露自己的一些習慣。
況且她并不愿意完全裝成另一個人的樣子,那活著也太累了。所以循序漸進的展現真實的自己是必然的。
話說一個小孩在歷經病痛后,行為性格發生了一些改變是不是正常的呢!
青蘿抿了抿嘴,還是略微有點兒心虛,畢竟她真實的年紀和母親柳氏也沒差太多。
她也不想瞞著小青蘿的家人,但真相更加不能吐露,封建時代的鬼神觀念是不容挑釁的。
青蘿不由在心里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無奈的想著。
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隨緣吧!
她提起精神來看著小屁孩滿院子撒歡,不再自尋煩惱。事情還沒有發生,或許她的擔憂全是多余。
宋家人去喝喜酒怕是得下午才會回來,何氏也沒在,青蘿無事可做,便去書房里拿了宋子燁留下的啟蒙書來看。
小青蘿曾經跟著宋子燁也是識了字的,現下倒也不必再掩飾自己認字的事情。
宋青蘿喊了小青陽一起,在院子里用樹枝寫寫畫畫,教他寫自己的名字,領著他一字一句地讀著三字經。
屋外路過的人聽見這稚嫩的讀書聲,無不是會心一笑。
夕陽的余暉灑在靜謐的農家院子里。
不遠處傳來陣陣交談聲。
是喝喜酒的老宋家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