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
眾人看著這道色澤鮮亮的糖醋魚,不由食指大動。
一旁的青蘿見此情狀,臉上的驕傲怎么也掩不住。
她心里的小人兒不停地贊嘆:嘖嘖,不愧是我娘親!可真是太厲害了!簡直就是天生的廚師呀,還是自學成才的那種……
哇~咔~咔~
柳氏見不得她這副表情,抬手拍了她的小腦袋一下。
青蘿感覺頭上被偷襲,“呀”了一聲,立馬轉頭尋找始作俑者——
對上了柳氏的視線……
青蘿秒懂,忙收起那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抿著嘴甜甜地對柳氏笑笑,然后乖乖坐好等開吃。
柳氏:……
反應倒是快!
她看著日益活潑的青蘿,面上雖略顯頭疼地搖搖頭,眼中卻盈滿藏不住的笑意。
……
宋老頭率先舉起筷子夾了魚肉,他也想嘗嘗柳氏今日做的新菜。
其他人紛紛緊跟著動筷,無一例外都盯上了那盤——糖醋魚。
時下雖然許多人家已經習慣用鐵鍋炒菜,但菜品的做法和味道仍舊很單一。
如這道糖醋魚般甜中帶酸、酸甜交織的菜肴,宋家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眾人初嘗時雖覺味道有些怪異,但很快就被它獨特的口感所征服。
一盤魚馬上被分食干凈。
柳氏見此不由格外滿足。
她喜歡下廚,也高興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
鐘氏本對她用糖來燒菜的奢侈行為頗有微詞,但在嘗過這盤魚的味道后,她便不想再說什么。
還有什么好說的呢,不費這些用料哪里做得出這樣的菜。
既然大家都吃的開心,也就無需計較太多。
……
第二天
李氏娘家和柳氏娘家都來人了,合計運了四百斤豆子來,比昨天何氏一行送來的一倍還多。
想是宋家建了油坊之事已經慢慢傳開,大家便都不再遲疑,愿意把豆子賣給宋家了。
不過鐘氏檢查后,發現這四百斤豆子里有十幾斤是不合格的。其實問題也不大,只是保存不當略有些受潮。
但是豆子出油率本就不算高,若是用了不合格的豆子,那油坊的產量必會受到影響。
所以鐘氏沒收這兩袋豆子,讓李氏的娘家人帶回去還給人家了。
……
宋家油坊逐漸走上正軌。
鎮上的飯館也來了幾家想購買豆油。
就連村里也有人買,不過卻是幾家合在一起買一罐,然后他們自己拿回去再分一分。
油坊現在暫定每日只榨六十斤豆子,主要怕做多了賣不完,所以那邊日常并不忙碌。
鐘氏見王二郎處事還算圓滑,便把油坊的買賣之事大多交給了他。
畢竟他是男子,更適合出門談生意。她與何氏幾人則輪流去油坊幫忙。
別說,鐘氏還真沒看走眼。王二郎剛接手工作不久,便給油坊拉了單大生意,還是長期客戶。
事情是這樣的:
王二郎聽說地主劉老爺家的幾十畝地最近在施肥,而他的岳家正好是劉老爺家的長工。
他不由心中一動,萌生了把宋家的豆餅賣給劉老爺的想法。
于是某日他起了個大早,帶上宋家的豆餅便去了岳父家,在岳父的幫助下他見到了劉老爺。
向劉家推銷豆餅之事進展的意外順利,連王二郎自己也沒料到。
劉老爺看過宋家的東西后,當場拍板決定,以后每月都會從宋家油坊購買豆餅用做肥料。
他家地多,每年為此都要花上不少錢。宋家名聲好,東西也實惠,他自然不會拒絕這筆生意。
昨日傍晚劉老爺便派了人來,把宋家近日囤積的豆餅都拉走了。
青蘿聽聞此事后,不免暗暗自得。當初聘用王二郎還是她的提議呢。
她還特意去找了鐘氏一趟,提醒她給王二郎包個紅包。